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ul)以及一個由兩黨議員組成的代表團,今天抵台訪問。他下機時向表示,訪團在台灣面臨中國威脅之際前來,就是要向中共傳遞美國支持台灣的訊息,「若中共想侵略台灣,最好三思後行(think twice)」。
“我們正面臨著來自中國共產黨的代際威脅,而印太戰區是我們抵禦他們侵犯的第一道防線。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與我們在該地區的盟友和夥伴的關係,”麥考爾在一份聲明中說。
麥考爾強調,中國磨刀霍霍(saber rattling),凸顯訪團此行的重要意義,他將與蔡總統討論軍售,包括台灣需要哪些武器系統,如何準時交運武器,以及目前在台海是否具有足夠嚇阻力,能阻擋中共的威權擴張野心。
麥考爾就任外委會主席之前,曾長期擔任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及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是美國國會中挺台最力的國會領袖之一,近年來美國國會所有挺台舉措,均有麥考爾主席對台灣鼎力支持,包括上(117)屆國會提出眾院版「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以及與時任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米克斯(Gregory Meeks, D-NY)聯名致函拜登政府促請加速對我軍售;金映玉主席也是重要友我議員,曾於上屆國會提出「要求國務卿擬定策略協助台灣重獲世界衛生組織(WHO)觀察員地位法案」,並已獲拜登總統簽署生效完成立法,金主席另於本(118)屆國會提出「不歧視台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
貝拉首席議員曾提出「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台灣和平及穩定法案」(Taiwan Peace and Stability Act)以及「台灣學人法案」(Taiwan Fellowship Act),三個法案的核心內容均獲納入《2023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 2023)並通過生效;希爾眾議員及瑞森紹爾副黨鞭經常連署友我聯名函及法案,並曾分別提出「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及「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Taiwan Invasion Prevention Act);汀恩、羅勒以及莫倫眾議員也多次透過投票、向媒體發聲等方式表達友我立場。
麥考爾一行人7日上午抵達立法院,參觀議場後,將於立法院簡報室召開記者會,接受媒體訪問。 除了為期三天的台灣之行外,麥考爾一行還將訪問日本和韓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