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spot_img
17.4 C
Taiwan
2023 年 11 月 29 日
spot_imgspot_img

【蘇同叔專欄】復健機器人上路

文 / 蘇同叔 Krithika Swaminathan 和 Cono...

【向子期專欄】「地獄犬」使人熱衰竭、中暑、致命

最近幾週,三個不同大陸都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美國發布了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的...

【歐陽永叔專欄】月亮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古老

文 / 歐陽永叔 在格陵蘭島迪斯科灣的冰山上方可以看到滿月。研...

【柳子厚專欄】人工智能遇上醫療機器人

文 / 柳子厚 人工智能(AI)在醫療機器人中的應用正在給醫學帶來新時...
-Advertisement-spot_img

魔鬼眼中有富人及窮人之別嗎?

- Advertisement -spot_imgspot_im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文 / 醜兒

新冠病毒不斷地變種,醫藥專家甚至認為,可能永遠不會出現「全效型」的疫苗。不過,無論如何,「廣效型」的新冠病毒的疫苗最快也還要一年內才能正式問世,換句話說,世界各國在一年內都會不斷地物色哪一株疫苗最好,排隊搶購,包括提前付錢給疫苗製造商,讓他們擁有更多研發資金等。

儘管WHO呼籲,確保任何新冠病毒的疫苗或特效藥都能依合理比例分配至世界各地。但幾個大國如美國、中國、印度、和俄羅斯都沒有「按讚」,就算疫苗成功研發出來,想要做出數十億支疫苗再送到世界各地要花上更多時間,疫苗問世一年之內很可能都處於缺貨狀態。但顯然大家都認為「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死道友,不要死貧道」。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敏銳地指出,許多人也擔心「疫苗民族主義」是另一株更毒的新冠。問題是這種「自掃門前雪」的心態,真的可以可以自救嗎?魔鬼眼中有富人及窮人之別嗎?窮人得不到疫苗,病毒不會朝大國富人「大反撲」嗎?

為了生活,窮人只好每天帶著病毒趴趴走

《柳葉刀》(The Lancet)傳染病專刊5月的社論<COVID-19:殘局>(COVID-19: endgames)指出,在衛生保健系統薄弱,人口稠密,對衛生習慣的依從性差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LMIC),應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進行疫苗接種。檢測快速的測試至關重要,長時間對小國窮人的行動進行限制是不可行的,因為大多數人都依賴於每日收入。換句話說,「隔離」是富人的專利;對窮人來說,他們每天都必須出門工作。為了生活,窮人只好每天帶著病毒趴趴走。富人打了疫苗,並不代表不會得新冠,除非富人「終身監禁」不出門,否則為他們服務、種東西給他們吃的窮人還是會把「紀念品」留給富人的。

研究指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全球人口處於某種形式的封鎖之下,在感染迅速增加的不堪重負的醫療服務與對自身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經濟衰退之間走了一條細線。儘管這種超現實的情況似乎像「復仇者聯盟」的陰謀,但現實卻是,醫護人員的無私行動不會使世界恢復正常。結束COVID-19大流行將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現在該重新審視我們所了解的情況,並為緩解隨後的感染浪潮做出一些艱難的選擇。

富人出錢照顧窮人小國不是施捨,而是自救

折服新冠,至少要等到安全有效的疫苗問世,必須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免疫,以限制感染復發的程度。目前,一株候選疫苗正在2期試驗中,有4株在1期試驗中進行,有56株在臨床前研究中,至於候選疫苗最早出現可能不會早於9月。

疫苗尚未問世之前,除了像武漢針對1100萬人全面測試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問題,即誰應該優先進行測試以及誰應該承擔實施測試的財務責任。魔鬼眼中顯然是沒有富人及窮人之別的,搞不好富人肥滋滋,更容易被「眷顧」。富人出錢照顧窮人小國不是施捨,而是自救。

考慮到對無症狀感染的真實規模已經難以捉摸,因此對接觸追踪的測試已不再具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大家都是新冠的「嫌犯」。所以可以考慮採用一種補充的隨機橫斷面測試方案,其中三到四分之一的人每14天進行一次主動感染和抗體測試。這種方法將填補接觸者追踪方面的空白,並使具有確定免疫力的人重返工作崗位,從而減輕政府福利計劃的壓力。其次,包括居住在低風險家庭中的低風險年齡組,可以允許這些人重返經濟,同時保持一定程度的社會隔離,以保護最易患嚴重疾病的人和關鍵工作人員,例如醫護人員,他們的風險可能相對較高,但被要求繼續工作。

新冠大流行期間醫療物資的合理分配

新冠大流行期間醫療物資的合理分配,絕不會是以貧富做標準的,而是把物資優先送給為疫情打拼的人,以及最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小國窮人。高收入國家的許多系統資源仍然不足。解決了這些資源短缺問題後,可以考慮採取緊急措施,例如用H 2 O 2對一次性呼吸面罩進行消毒。此外,擴大對遠程醫療的使用,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醫生與患者之間不必要的接觸。在不斷提高衛生保健能力的同時,必須加快採取此類措施。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Latest news

Related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