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產業鏈有超過3億名員工在其中工作,此產業鏈之經濟規模高達美金1.8兆元。過去的20年中,由於「快時尚」現象,服裝產量大約翻了一倍,新様式的汰换速度更快,直接或間接的降低服裝的使用率,因此造成了大量纺織品廢棄物產生;全球纖維服飾產量超過5300萬噸/年,其中:原料回用及循環再利用<3%,資源回收12%,生產損耗及掩埋焚燒高達85%,同時,每年僅只有少於1%纖維會於回收後以纖維形式來再利用,每年全球丢棄4800萬公噸織品,但75%廢棄紡織品會以堆肥掩埋或是焚化方式處理。由此可知廢棄纺織品對於資源消耗與環境的影響十分巨大,某些人造纖維製成的服裝經過洗滌後會釋放出塑料微纖維,這些塑料微纖維每年約有50萬噸,造成海洋污染,而研究顯示這些塑料微纖維需要上百年才會降解,且可能透過食物鏈轉移至人體。
當前紡織產業(TextilesIndustry)經濟系統幾乎以完全線性的方式運行,紡織業主要依靠的不可再生資源每年總計用量約為9,800萬噸,包括用於生產合成人造纖維的石油、染色劑和紡織品相關的化學品麥克阿瑟基金會於2018年指出,這些不可再生資源,有超過63%的原材料是用來生產包括PET在內的塑料,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經使用後,高達85%喪失其經濟價值,且由上述統計中可知,整個紡產業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PET,因此,欲將紡織產業進一步導向循環經濟的生產模式,首先就應從回收PET再利用開始,各大快時尚品牌(如:Zara、H&M、Uniglo)都訂下永續轉型之目標,希望能減少時尚產業對環境影響的衝擊。對於紡織品是否符合保要求,也成為各品牌日漸關注的重點,Global Fashion Agenda 宣示,將在2025年有25%聚酯纖維是以回收聚酯(Recycle PET)或是生物可分解纖維(Biodegradable Fiber)為主,但是目前回收聚酯纖維是以瓶片回收再製為主,且回收瓶片數量遠不及纖維產業所需,由紡織品回收聚酯的技術尚在發展階段並未商業化。此外,回收聚酯製成紡織品於廢棄後仍會對環境造成衝擊。
WYNIST在循環經濟的潮流下,將廢棄物轉化成商機,打造兼具環保、潮流和創新的永續產品
WYNIST(午洋企業)於 1984 年開始服務於國際零售商,致力於從事外銷五金陳列架,以提供客製化的展場陳列及道具設計為主業,服務的客戶多是零售業,其中又以強調流行時尚的精的國際連鎖服飾品牌為主,百貨商場競爭激烈,各家品牌為了爭奇鬥豔,每一季都要更換整體視覺風格,精心設計的華麗展架及櫥窗裡的人形模特兒無法重複利用,也在撤展時轉眼淪為廢棄物,造成環境負擔。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與永續發展趨勢的興起,午洋團隊針對客戶需求展開研發,捨棄慣用的壓克力和玻璃纖維,陸續採用稻殼、咖啡渣、成衣廢料和海洋廢棄物等再生材質作成衣架、陳列傢俱和人形模特兒,成功讓這些廢棄物重生。
今年午洋團隊推出以回收在織物纖維廢料加工再生為的板材,透過工序,從回收、揀選分色、去除輔料配件,透過機台設備破碎、加壓、成型到最終產品設計,背後是經過不斷的心血投入與研發測試,。應用商業模式實踐永續,完全利用再生材質製成獨一無二的裝飾層板,或利用木工加工來成為家具單品,甚至是模組化組裝產品,多變的組合與獨特的色彩呈現,可提供客戶多樣化的配置,達到時尚與永續共存的榮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