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為爭搶新纖經營權而幾乎引爆全武行的新光集團吳東進,吳東亮兄弟,直至今日, 由吳東亮一手創立的台新金,聯手新光金大股東洪士琪,大張旗鼓,意欲在今年奪下新光金多數董監席次,取得經營權,進而完成併入台新金的終極目標,這場豪門兄弟間糾葛多年的宿怨,再次躍上檯面,更為這場金控經營權爭奪再掀高潮。
新光金控上屆(2020年)董監改選時,即曾出現大股東超額提名盛況,一度引起公司派心生警戒,雖然改選結果仍在公司派掌控中平和落幕,惟吳東進卻無預警地在股東會後宣布退休,甚至傳出大股東的「逼宮條件說」,持續引發外界的揣測。而據知情人士表示,吳東進突然宣布引退,背後的重要原因應與海外投資踩雷慘虧,導致新光金控營運持續弱勢,股價更是長期低迷不振,引起內部大股東的強烈不滿,吳東進此舉儼然有如引咎下台,期杜大股東之口,暫保經營權不旁落。
市場派強強合 捲土重來爭奪經營權
時隔3年,新光金經營權之爭再掀波瀾,以大股東洪士琪為主的市場派,捲土重來,此次更結合吳東亮,高舉改革大旗,藉由兩股勢力「強強合」,一舉奪下經營權,訴求的理由仍不脫董事會失能,經營績效不彰,甚至敬陪末座,以致新光金控股價長期低於面額,愧對員工及股東。尤其是大股東干政,公司治理弊端叢生,更屢將新光金控推向無底深淵。因此唯有積極爭取經營權,改革董事會,才是翻轉改變新光金控,重新擦亮「新光」招牌的契機。
惟較令市場矚目的焦點則應屬吳東亮結合市場派,公然挑戰吳東進掌控的新光金控經營權,此從這次委託書徵求戰全面開打下,徵求人名單中,公司與市場派兩大陣營,分別以新光金創辦人,也是前金控董事長吳東進夫人許嫺嫺,台新金董事長夫人彭雪芬領銜,兩位董娘名下公司在徵求人團中為數最多,有如代夫出征,避免市場在衍生出兄弟「直球對決」,正式決裂的過多解讀。
公司派嚴陣以待 吳東進溫情攻勢
面對市場派的來勢洶洶,公司派除了嚴陣以待,針對市場派的訴求,新光金控則在「致股東一封信」中,溫情喊話股東們「在上坡的路上,不適合換檔」,力求股東支持。此外,近日也傳出吳東進向三弟(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傳遞家書, 明確挑明「希望你我不要成為家族罪人」,期能動之以情,畢竟屬同一家族,沒有你我之分。但在市場派高舉改革大旗,聲勢咄咄逼人,為這次經營權爭奪戰營造出有利局面,進而更有助達成台新金順勢併購新光金的目標,因此,對於吳東進採取的溫情攻勢是否奏效,甚至進一步化解兩兄弟多年心結,化干戈為玉帛,外界則抱持懷疑看法。
由於從30多年前兄弟爭搶新纖經營權所種下的心結並未全然化解,兩兄弟的互信基礎本就相對薄弱,再加上2002年已各自成立金控的新光金與台新金,一度上演大和解戲碼,兩位金控董事長曾聯袂宣布,預備於隔年1月合併成立「台灣新光金控」,不料吳東進竟在一週後公告新壽為強化財務體質,將一舉提列196億元的責任準備金,造成當年度財測降至每股虧損3.93元,迫使吳東亮於隔日宣布合併案告吹。
30年前新纖種下嫌隙 兄弟心結未釋懷
集團內部人士即曾轉述,吳東亮當時對於吳東進耍弄小動作相當不滿,更加深彼此的嫌隙。尤其台新金甫從深陷彰銀經營權爭戰的泥淖中脫身,終於擺脫這場與財政部糾葛17年,且歷經7年纏訟的併購噩夢,熟悉金融操作的人士指出,這次爭搶新光金經營權為市場派營造出有利的機會,或許也構成驅動吳東亮再次出手,欲將新光金併入台新金的強烈企圖心。
至於在新光金經營權爭戰中具關鍵影響的外資ISS報告,一般解讀該報告內容較偏向支持市場派,但公司派則駁斥該份報告並非外資投票結果,希望市場派不要藉此混淆視聽。市場人士則預料這近20%的外資持股動向將左右6月9日新光金控股東會董事改選結果。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