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婕/高雄報導
台東縣農會為輔導在地農民、推廣優質農產品,帶動經濟產值,近年來結合關山鎮、池上鄉、鹿野地區…等農會,持續推動各種五感輕旅體驗,花東米其鄰更是讓遊客走進農場、體驗各種食農教育,驚喜連連。
來到台東池上鄉,會去哪裡?想吃什麼?大多數遊客腦海閃過的不外乎是:去伯朗大道「金城武樹」朝聖、吃遠近馳名的池上米(飯包)。今日來池上實地走訪,特別介紹一間距池上車站步行只需5分鐘,整體設計明亮又具有現代感,充滿文藝氣息走文青風的優質店家。

說到台東池上最為出名的莫過於稻米與豆皮,池上除了米非常出名,也栽種了約20公頃的黃豆,池上農會為了照顧小農解決銷售問題,於是有了這座「池上豆之間」餐廳的誕生。「池上豆之間」、「池上米之間」是分別以豆製品、米製品為主打商品銷售的優質餐廳,位於台東池上鄉中山路通水巷12號(距離池上火車站約5分鐘路程,隔壁就是池上鄉農會及池上農會的直銷驛站。「池上豆之間」是將池上鄉農會的舊穀倉改建而成,餐廳外表樸實的灰白色系展現出現代簡潔俐落,因為餐廳是由舊穀倉改建的,所以建築內部沿用了早期的木製裝潢,挑高的空間以及抽象的裝置藝術也讓空間內多了份文藝的氣息,同時也保留了傳統木製倉庫結構的建築美感。

「池上豆之間」對於農產品行銷理念也落實呈現在店內,豆皮是怎麼做出的呢?一走進店內就聞到濃郁撲鼻的豆香味,隔著玻璃就能欣賞豆皮製作過程;師傅們將煮好的豆漿放置於高溫方盆之中,因蛋白質接觸到空氣表面會凝結成薄膜,再以人工方式挑起晾乾摺疊而成豆皮。豆之間除了用餐區,還有豆皮、豆漿等現場製品工場,透過玻璃櫥窗,遊客就能近距離的觀看豆皮的製作過程,搭配牆上圖文導覽,就能對這些在地產業有更深層的認識。餐廳內則銷售豆製品生產線產品,遊客不僅能深度了解在地農產品知識,還能現場品嘗豆包、豆腐,米麵類等等池上在地農產製品的好滋味。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