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葉宗洸 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教授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十八日公告,自二〇一七年五月至迄今已核發一〇六萬張「綠電憑證」,進入交易市場的數量為九十一萬張,其中有八十九•五萬張由台積電取得,相當於八•九五億度綠電,其餘的一•五萬張則由台達電等五、六家科技公司購得。面對國際減碳與淨零碳排趨勢以及歐盟邊境碳稅課徵即將於明年開始試行的壓力,在化石燃料已註定成為我國未來供電主力的情況下,企業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無不絞盡腦汁尋求減碳的替代解方,綠電憑證於是成為搶手商品。
然而,現實是憑證數量有限且幾乎由台積電獨得。其他有迫切潔淨電力需求的企業即便向政府求助,在現行非核且火電為主的能源政策下,恐也無濟於事,最終還是得自謀生路,從國際憑證市場下手。至於「護國神山」的潔淨電力需求到底有多高?以去年為例,台積電實際用電量接近一七〇億度,扣除核電與再生能源電力的貢獻後,有一四三億度是來自含碳電力。若真以淨零碳電力為目標,目前購得的九億度綠電其實也只是杯水車薪。歸根究柢唯有上位的能源政策務實調整,才是解決企業潔淨電力需求孔急的關鍵。
經濟部能源局上週公告去年全年用電量,不僅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達到二九〇九億度,更較前一年一口氣增加一〇九億度,三•九%增幅也是過去十年最高。台商回流與經濟狀況好轉,都是導致用電需求大增的原因。
公告中有兩項數據值得特別留意。首先,火力發電占比延續前年的上升趨勢,再增一•一%,達到八十三•三七%。由於現有的三部核電機組將從明年開始接連除役至二〇二五年,為能有效填補缺口,同為基載的燃煤發電占比勢必無法由目前的四十四%快速調降。而且,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未完工啟用前,燃氣發電占比也不可能從目前的卅七%一舉超越燃煤電力。換言之,希望透過增氣減煤來進行空汙改善,也就不必期待了。
其次,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大幅低於十二%的原訂規畫目標,僅較前一年增加〇•六%,來到六•〇%。去年總計一七四億度的再生能源發電量中,可提供綠電憑證的風電與光電共發出一〇二億度,占全台用電量的三•五%,明顯無法滿足國內所有企業的潔淨電力需求。台積電每年用電量向來為半導體業之最,未來座落於高雄的六座晶圓新廠全數完工上線後,台積電每年用電占比更將從目前的近六%進一步提高到逾十%。
面對風、光兩電開發進度一再落後預期的窘境,不僅綠電不足衝擊企業的潔淨電力取得,替代供電若無核電支援,也只能別無選擇地不斷加碼火電。屆時的問題不只是全台企業難逃碳稅衝擊而已,全民也將承受空汙改善落空惡果。
長期來看,供電源頭若無法重新轉型為核能與再生能源共生的潔淨能源,前述的碳稅衝擊與空汙問題不但無法解決,甚至還將加劇。主事者不思改變,光憑口號式的供電無虞保證及以綠廢核主張,不僅毫無助益,更將帶領全民走向無解死路。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