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傳媒/綜合報導
中國疫情持續升溫,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對中國旅客入境實施限制措施。最新傳出,美國疾控中心正考慮對國際航班上的廢水進行抽樣檢驗,以追蹤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
美國CDC發言人諾蘭德(Kristen Nordlund)在回覆《自由亞洲電台》的電郵中說,他們正在探索所有選項,以幫助降低新變種病毒從其他國家傳入美國的速度。先前的新冠病毒(COVID-19)廢水監測已證明是一種有參考價值的工具,而飛機的廢水監測是可能選項。
對於美國CDC可能採取的舉措,專家有不同看法。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全球衛生政策中心高級副總裁兼主任莫里森(J. Stephen Morrison)告訴《自由亞洲電台》,“這是個有用、也很有意思的措施。這將會耗費一些時間。這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也沒有特效方案。這能提高一些能見度,但替代不了必須要做的,也就是中國政府改變政策、並更加公開地分享信息。”
莫里森還說,在中國疫情大爆發之下,產生新變種病毒的可能性極高。
疫情發生以來,美國的檢疫規則就不是“強制性的落地採檢”,而是要求所有國籍、包括美國籍在內的旅客前往美國前、繳交登機前兩天內的陰性證明報告。
上述的防疫要求本已在今年6月12日取消, 但12月28日,美國宣佈,從2023年1月5日起,來自中、港、澳兩歲以上的旅客需持有登機前48小時的新冠檢測陰性證明,才可入境美國,理由是中國沒有分享有關新冠病例激增的足夠信息。
繼日本、印度等國之後,韓國30日也宣佈,從2023年1月5日起,來自中國的旅客需提交出發前48小時內的PCR檢測陰性證明,或在出發前24小時內進行快速抗原檢測,並自1月2日起抵達時再次進行PCR檢測。同時,韓國也限制增加對華航班,並停發短期簽證。
義大利已對中國旅客實行強制性病毒檢測,並已對最近兩次從中國起飛航班上乘客的病毒樣本進行測序。結果發現飛機上大約有一半的人檢測結果呈陽性,但並未發現新的病毒變異株。
各國紛紛爲應對中國疫情采取行動之際,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發文指責,針對中國的旅行限制是“毫無根據“和“歧視性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推文指出,由於中國新冠數據信息不透明,一些國家爲應對中國疫情采取的限制措施是“可以理解”的。他還說,爲了對中國當地新冠疫情趨勢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更詳細的信息就“當前疫情形勢、醫療救治、疫苗接種等技術議題”進行交流,但沒有更多詳細說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