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世紀以來,美元一直是全球主要貨幣。它已被用作交換媒介、價值儲存以及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記帳單位。然而,近年來,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地位不斷受到侵蝕。馬扎魯爾Mazharul Islam發表在:《地緣政治學期刊》(Geopolitics)的文章<不斷變化的潮流: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主導地位如何受到侵蝕>(The Shifting Tides: How the US Dollar’s Dominance as a Global Currency is Eroding)說,這種侵蝕是由多種因素驅動的,包括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數字貨幣使用的增加以及美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之間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文 / 歐陽永叔 綜合報導
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挑戰美元主導地位
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是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地位受到侵蝕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國近年來經濟快速增長,佔全球GDP的比重大幅提升。因此,這些國家已成為國際貿易和金融中更重要的參與者,並且越來越多地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例如,中國一直在積極推動其貨幣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使用。2016 年,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用於對一種國際儲備資產特別提款權 (SDR) 進行估值的貨幣籃子。此舉標誌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及其挑戰美元主導地位的雄心。
除了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數字貨幣使用的增加也導緻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地位受到侵蝕。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數字貨幣是去中心化的,獨立於傳統金融機構運作。它們提供快速、安全和低成本的交易,使它們成為傳統貨幣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
地緣政治緊張導致美元的地位受到侵蝕
雖然數字貨幣尚未廣泛用於國際貿易和金融,但它們在個人和企業中越來越受歡迎。一些國家,如薩爾瓦多,甚至採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而其他國家,如中國,正在開發自己的數字貨幣。隨著數字貨幣變得越來越主流,它們可能會挑戰美元和其他傳統貨幣在國際交易中的主導地位。
美國與中國和俄羅斯等其他主要經濟體之間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導致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地位受到侵蝕。美國利用其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發行國的地位,對其在政治或經濟上有不同意見的國家實施經濟制裁。例如,美國對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實施制裁,限制它們進入全球金融體系。這些行動導致其他國家尋找替代支付系統和儲備貨幣。例如,俄羅斯和中國一直在努力通過使用本國貨幣來減少雙邊貿易中對美元的依賴。此外,他們一直在推動本國貨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使用,以減少美元的影響。
美元失勢美國將失去經濟和地緣政治實力
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地位下降對全球經濟具有重大影響。美元的主導地位使美國能夠以自己的貨幣借款並保持持續的貿易逆差,而無需面臨其他國家可能面臨的後果。這使美國能夠保持比其他情況更高的生活水平。然而,隨著美元地位的下降,美國可能會發現維持其目前的經濟政策更具挑戰性。美國可能面臨更高的借貸成本,並可能被迫減少貿易逆差,這可能導致美國公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此外,美元地位的削弱可能導致全球金融體系更加分散和不穩定。如果沒有占主導地位的全球貨幣,國際交易將變得更加複雜和昂貴,各國可能更容易受到貨幣波動和金融危機的影響。此外,美元地位的下降可能會產生地緣政治影響。美元的主導地位賦予了美國對全球金融體系的重大影響力,並使其能夠對其不同意的國家實施經濟制裁。如果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地位繼續受到侵蝕,美國可能會失去其部分經濟和地緣政治實力。
各國減少對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的依賴
為減輕與美元地位下降相關的風險,一些國家一直在分散其儲備並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例如,俄羅斯和中國一直在增持黃金和歐元、日元等其他貨幣。此外,一些國家一直在投資基礎設施項目,例如「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增加亞歐非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減少對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的依賴。雖然美元在短期內可能仍是重要的全球貨幣,但其主導地位可能會繼續削弱。這一趨勢對全球經濟具有重大影響,包括美國借貸成本上升、全球金融體系更加分散和不穩定,以及地緣政治權力轉移。為了減輕這些風險,各國可能需要使其儲備多樣化,投資於替代支付系統,並減少對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的依賴。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