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縮短南北落差 加速服務業數...

縮短南北落差 加速服務業數位轉型

Date:

文/蘇穩中 (台聯政策中心研究員)

如何扭轉南北數位落差,正是南部經濟轉型最關鍵因素,尤其南部經濟轉型最關鍵且讓最多人有感的,個人經驗就是發展服務業數位轉型。服務業的發展策略,應讓服務業科技化,具體將服務業導入ICT能量,朝「可輸出式服務業」方向來推動,提升服務業的國際能見度,促進服務貿易出口。

全球化趨勢下,以高雄產業為例,高雄產業結構明顯變遷有三點,首先,製造業大幅萎縮,以2017年就業人口為基礎,製造業及工業僅佔35%,服務業則佔了60%,轉為服務業主導,高雄低薪問題集中在高薪服務業(金融、研發、資通訊傳播及醫療)數目偏低有關,服務業隨製造業衰退,連帶影響金融保險業銷售額「負」成長。

經濟部其實也有相應作為,預計將結合相關部會推動「中小企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方案」,預計5年內投入950億元預算,該方案透過跨部會協力合作,以「數位轉型」強韌產業科技經營力等持續力挺中小企業,培植創新研發能量。

南部服務業應數位轉型

不過,高雄只是台灣整體服務業衰退的一隅,政府應該積極針對服務業轉型,建立符合業界實際需求的數位經濟法規環境、以及培養服務業數位經濟時代的人才,尤其是跨領域人才,再透過服務業轉型甚至輸出服務全亞洲,也將國際消費者帶入台灣。個人認為,政府投資服務業轉型,藉由發展ICT數位發展高薪服務業,也可能促使相關的金融保險、專業服務、倉儲物流等可望跟著轉型,成為新型態服務業供應鏈。

南台灣也需要一座新創孵化基地,以高雄為輻射,屏東、台南共同串聯提升為產品美學的設計之都,這更需要數位環境為基礎,並將高薪服務業帶入南台灣,設置「國際金融科技園區」南部分區,發展IT數位創業中心,促進南部中小企業數位轉型,並提供新型態服務業供應鏈。

地方創生結合數位轉型

在農產品部分,南台灣為台灣農業生產區,此外高雄市更極力從工業都市轉型,高雄市也領先中央成立地方創生圈,嘗試實踐地方創生,拉攏年輕人回鄉創業工作。個人認為,透過地方創生結合數位轉型找回地方生機非常重要,舉例來說,桃源區有一項特產就是梅子,梅子樹可分食用梅與景觀梅,開白花的梅樹通常可食用或加工成高附加價值商品,梅子小小顆的,卻是實用的天然聖品,像梅子酒、梅子汁、酸梅或梅子醬等,桃源的梅子產業需振興,政府若能協助扶植梅子產業數位轉型,以跨國視野電商行銷農產的「高附加價值」,也能幫助青年回鄉工作改善生活。

個人也盼望政府提出「加速數位轉型結合地方創生」等政策規劃,政府協助南部青農返鄉不論創業或協助原生家庭做到商業模式的數位轉型創新,例如農委會培育他們栽種有機農產品,成立更多有機無毒的農業產區,經濟部則行銷他們的有機農產品透過數位轉型方式,與政府以行政契約合作,賣有機產品給學校,也能給學子「安心吃、吃得好」,讓青農提升收益也促使校園健康飲食。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