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國家財經指標經濟「內溫外冷」 五月失業...

經濟「內溫外冷」 五月失業率3.46%   創近23年新低

Date:

主計總處今(27)日公布5月失業率為3.46%,較4月下降0.04個百分點,主計總處指出,雖然出口衰退,但受內需服務業持續活絡,就業機會持續增加影響,5月失業率降至3.46%,創下民國90年2月以來最低,就業情勢續呈現穩定。展望6月適逢畢業季,依近五年經驗,失業率會升高0.06~0.07個百分點。

至於無薪假增多的情況是否有反映在就業統計?主計總處表示,因經濟因素以致工時未達35小時的就業人數,5月升至22.1萬人,比4月多2萬人,已達常態水準18~22萬人的上限,會持續觀察這項指標的變化。

5月零售、餐飲業營業額  創歷年同期新高

繼經濟部日昨公布5月零售、餐飲業營業額為新台幣3763億、829億元,分別年增16.6%、44%,續創歷年同期新高,分別連續21個月、13個月正成長。累計今年前5月零售業、餐飲業營業額分別為1兆8540億元、4198億元,也為歷年同期新高紀錄。顯然也反映出國內在疫情後,內需服務業轉趨活絡,就業機會持續增加,失業率也呈現持續降低態勢。

展望未來,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零售業及餐飲業因解封效益持續顯現,且適逢端午連假、畢業季、年中慶等採買和聚餐商機,及車商夏季銷售競賽開跑,預期營業額和年增率將持續正成長。

但受制於全球景氣放緩,廠商庫存尚待有效去化,台灣5月工業生產指數85.03、年減15.73%,製造業生產指數為84.22、年減16.42%,雙雙寫下連續12個月負成長;黃偉傑表示,未來消費電子新品上市和AI科技應用,有助拉抬製造業生產動能。目前觀察高階製程的產能利用率已經回升,但成熟製程尚未恢復去年水準;累計今年前5月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17.78%、18.53%。

經濟部表示,若廠商去化庫存加速、終端需求回升,加上下半年消費性電子新品挹注,預估第4季減幅有望縮小。

預估第4季出口轉為正成長 下半年漸好

黃偉傑表示,目前經濟呈現內溫外冷,主因外銷市場受限於全球景氣低迷,上游產品需求下降,電子零組件等台廠受衝擊較大;但主計總處預估第4季出口將轉為正成長,大致方向為下半年會優於上半年好,預估下半年將逐季好轉。

此外,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今天公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66.66點,月增2.99點,連2升,主因股票指數大漲;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6月CCI連2升,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投資股市時機等5項指標上升,僅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指標微幅下降。5月升幅最多的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5月調查為44.1點,與上個月調查結果相較大增17.3點。

吳大任表示,調查結果顯示,一般民眾對景氣看法相對樂觀,主要從幾次連假出遊人潮與消費潮反映出來;但截至目前,台灣仍處在「外冷內溫」情況,出口有衰退疑慮,且估計會持續一段時間。尤其在全球消費持續疲弱下,今年台灣出口轉好恐怕不容易,最快得等到第4季或明年首季。

吳大任指出,台灣經濟正面臨嚴重挑戰,主因出口部分呈現衰退,且對整體經濟影響比他國更大,因此當全球景氣反轉呈衰退,受到打擊也會較大,「但這是短期現象」,隨全球消費復甦好轉,未來出口和經濟成長應會有不錯表現。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謝漢疆
謝漢疆
謝漢疆1958年出生,文化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職經濟日報、自由時報財經記者、中央通訊社商情新聞中心主任。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