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阮嗣宗專欄】無污名的月經...

【阮嗣宗專欄】無污名的月經健康至關重要

Date:

每年 5 月 28 日紀念月經衛生日,旨在結束圍繞月經的「恥辱」。這一天旨在提高人們對獲取月經衛生產品所面臨的全球挑戰的認識,並將月經正常化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月經衛生——女性、女孩和其他來月經的人(包括變性男性和非二元性別者)在月經期間照顧自己身體的能力——是月經健康的基本先決條件,定義為身體完全、整個月經週期的心理和社交健康。從月經初潮到更年期,人們的月經健康與他們的整體健康密切相關,必須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定期關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社論<沒有污名的月經健康>(Menstrual health without stigma)特別對月經與健康做了宣告。

一個女人一生大約有 400 次月經週期,如果經常出現上述任何症狀,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對於與這些症狀作鬥爭的人來說,認識到他們的困難和需要幫助可能具有挑戰性。這也是因為社會對月經的態度充滿了恥辱和恥辱。「每個月的那個時候」情緒低落和易怒是貶低女性在家庭、工作場所和其他環境中的貢獻的比喻,月經與不潔的聯繫最終導致某些地區將女性排除在公共生活之外. 由於這些限制而不得不秘密來月經不僅是剝奪權力和厭惡女性,而且是非常不人道的。

高達 77% 的女性會經歷經前綜合症

醫學上認為在正常範圍內的月經週期可以持續 24-38 天,出血最多 8 天。一個人認為健康的月經週期與醫學指南認為正常的月經週期之間可能存在脫節。部分問題是公眾和醫療保健提供者缺乏關於對健康月經週期的期望的討論和教育。不規律的周期(即使是醫學定義的正常範圍內的周期)和月經過多會對許多人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經前綜合症也是如此,高達 77% 的女性會經歷,症狀包括經痛和情緒失調與月經疼痛和不可預測的出血相關的不適和社交尷尬會妨礙人們進行日常活動。當談到被認為是正常但實際上會影響一般健康(一項基本人權)的月經症狀時,社會框架和醫療環境中的話語必須改變。

不適的月經症狀的污名化和正常化也可以掩蓋病理狀況,並成為尋求和接受適當醫療護理的障礙。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症狀包括嚴重的盆腔疼痛、不孕和不良心理健康)和經前煩躁症 (PMDD)(一種慢性神經內分泌疾病,症狀包括嚴重情緒失調、抑鬱和焦慮)的女性就是這種情況,以及與自殺風險增加有關),根據英國全黨議會小組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報告和 2018 年的全球調查經前期疾病。許多女性面臨無法接受的、長達十年的等待時間,才能對這些和其他嚴重的疾病進行準確診斷。

醫生對月經相關情況缺乏敏感性和意識

醫生對這些和其他相關情況缺乏敏感性和意識,可能導致女性首先猶豫是否尋求醫療幫助,並增加實現準確診斷所需的預約次數。儘管 5–10% 的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和 5.5% 的女性患有經前焦慮症, 兩者都沒有經過驗證的篩選工具或篩選程序。正式診斷需要額外的負擔;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手術,以及 2-3 個月的 PMDD 症狀追踪。需要在公眾和醫學界加強有關月經健康和相關疾病的教育。最終,醫療保健提供者和患者需要自信地承認、討論和識別需要治療的症狀。

除了荷爾蒙避孕藥也可能帶來抑鬱症等副作用,對於那些患有潛在病理性月經症狀的人來說,治療選擇有限。必須加大對有效篩查策略和無創快速診斷以及有效治療方案可用性的研究力度。在臨床實踐中定期進行月經健康檢查也有助於消除恥辱感並改善月經期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無污名化的討論至關重要

醫療干預也會干擾月經週期。研究表明,針對 COVID-19 的 mRNA 疫苗可引起月經週期長度的變化。這一觀察最初被遺漏了,因為與月經週期相關或反映在月經週期中的潛在不良事件通常沒有記錄在臨床試驗中,這引發了對藥物和生物製品進入市場之前保護月經健康的機制的質疑。在疾病病因學和治療中缺乏對月經健康的考慮,說明忽視了月經週期如何從根本上影響和/或反映月經來潮者的健康。如果在臨床研究和實踐中定期測量月經健康參數,這些數據將確保提高安全性,並揭示月經週期與疾病狀態之間的潛在聯繫。

在臨床工作和研究中,需要默認記錄以患者為中心的標準化月經健康結果。婦女、女孩和其他有月經的人需要參與他們被要求參與的臨床研究的設計。在醫療保健環境中公開、無污名化的討論對於產生關於月經健康的實證知識和為真正全面的健康方法設定方向至關重要。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