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無人機加入遠程作戰演練 共...

無人機加入遠程作戰演練 共軍對台美軍事威脅升高

Date:

By 編輯中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最近正演練一項新戰術,由遠征打擊機群跟無人機搭配,在預警機的空中指揮管制之下,突破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執行長距離打擊任務。分析人士表示,遠程無人機可以擔負起先期偵查、通訊中繼、遠距精準彈藥的中途導引,以及戰果評估等四種角色。這意味著解放軍來到一個從台灣東部發動攻擊的新戰術位置,不只對台灣國軍在東部的戰力保存造成極大威脅,也對前來支援的美軍形成威脅。

1月12日清晨六點至13日清晨六點,台灣偵獲7架次的中國軍機及3艘次的中國軍艦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有2架次的中國軍機逾越海峽中線並進入台灣西南空域,包括一架次BZK-005無人機。
這是最一週第三度有中國無人機逾越台海中線,第二度進到台灣西南空域。1月8日時,更是有無人機跟著遠程轟炸機一同從台灣西南方繞飛到東南方。
雖然這不是中共首次有無人機到達台灣的南方跟東南方海域,在稍早之前就有中共的長航程無人機從宮古海峽穿出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然後繞行著台灣東部、東南部與南部,再回到中國,但當時是單機飛行;而這次是解放軍第一次有無人機搭配遠征打擊機群的主力轟-6遠程轟炸機一同出任務,深入到台灣南方跟東南方空域,從事有人跟無人單位之間的協同作戰演練。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從這樣的一個態勢看起來,不排除中共最近在演練一種新的戰術,就是他的遠征打擊機群以後可能會跟無人機搭配。 ”
揭仲表示,解放軍的遠征打擊機群基本上是由轟-6轟炸機以及其護航的戰鬥機,加上空中加油機組成,並且在預警機的空中指揮管制之下,突破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執行長距離打擊任務。
無人機扮演四種角色

他說,現在有無人機的加入後,無人機將可扮演四種角色。首先,在遠征打擊機群出動之前,無人機可以先對海上目標區進行偵查,以確定攻擊目標的位置。其次,它扮演一個“通信中繼”的角色,協助在空中的打擊機群將戰術訊號更安全成功地轉接並傳達給在幾百公里外的海上艦隊或是友軍艦隊,以提升聯合作戰效率。
第三,在攻擊發起的階段,無人機可以作為遠距精準彈藥的中途導引。有些反艦導彈可以在好幾百公里的飛行中不斷修正目標位置,而無人機就可以將從衛星接收到的目標位置信息,傳送給正在飛行中的導彈,讓導彈可以不斷修正也在移動中的目標的位置,以更準確地對準目標攻擊。

在攻擊結束之後,無人機還能進行戰果評估,讓指揮官來判斷是否要再發動第二次攻擊。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所長沈明室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因為去年8月這個新常態,如果它升高對台的威脅,那它當然是越來越靠近,或者是它的架數越來越多,或者到過去從來沒有到的地方,我想這個趨勢目前看起來好像是延續的。”

沈明室表示,中共去年的圍台軍演就已經把飛彈射擊的目標區切到台灣12海浬,代表它其實已經不會顧及所謂的海峽中線或者是防空識別區、或是24海浬還是12海浬,中共這麼做目的是要模糊化象徵兩岸主權的界限或者領海與領空相關的界限,將台海“內海化”。
他說,解放軍時常講一句話,就是仗在哪裡打,部隊訓練就在哪裡,所以中共機艦不斷跨越台海中線,深入到台灣東南方,甚至穿越第一島鏈到關島附近,就是假想要在那些地區遲滯或攔截美日的軍隊,實施反介入與區域拒止。
沈明室說,只要中國軍機飛越台灣領空,就必須冒著被擊落的風險,這無論是在國際法或是台灣的防衛作戰準則和接戰準則方面,都沒有任何疑義,台灣國軍也不會有任何遲疑。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