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山巨源專欄】清潔能源阻礙...

【山巨源專欄】清潔能源阻礙全球經濟發展?

Date:

聯合國為第七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 7)制定的2030年目標非常明確:提供負擔得起的能源;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能源效率逐年提高;加強支持清潔能源研究、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國際合作。然而,實現這些目標絕非易事。正如《自然》雜誌中許多探討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期階段的社論所見,世界正在落後。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Nature)的社論<清潔能源可以為未來提供動力,讓世界變得更健康>( Clean energy can fuel the future — and make the world healthier)指出,研究正在挑戰了清潔能源阻礙全球經濟發展的神話。(Research challenges the myth that clean energy acts as a brake on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全球仍有約6.75億人用不上電

這至少部分歸因於化石燃料工業的影響,它推動著大小國家、富國和窮國的經濟發展,而且往往還推動著政治發展。以經濟增長來衡量的人類繁榮的不斷增長長期以來一直與豐富的化石燃料有關。許多政治家擔心對清潔能源的追求會損害經濟發展。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然反駁了這種觀點——但研究界的聲音沒有在正確的地方被聽到。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體現的具體目標,這種情況必須改變。

還有很多事情要做。2021年,全球仍有約6.75億人用不上電。這比十年前的 11 億有所下降,但進展速度已經放緩。根據目前的趨勢,到2030 年,將有6.6 億人(其中許多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仍然沒有電。預測表明,約19 億人仍將使用以煤炭和木材為燃料的污染且低效的烹飪系統(請參閱go.nature.com/3s8d887)。這對於健康、生物多樣性和氣候來說都是壞消息。

碳排放量再創新高:COP27警告

實現能源獲取目標始終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其他方面的進展也很緩慢。以能源效率為例。更高的能源效率意味著更少的污染,過去幾年能源效率每年提高約2%。但要實現 2030 年的目標——將 1990 年至 2010 年平均增長率翻一番——需要在這十年餘下的時間裡每年實現 3.4% 左右的增長。

可再生能源的情況同樣喜憂參半。儘管用於發電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大幅增長,但供熱和運輸領域的進展仍然緩慢。根據聯合國最新跟踪報告,2020年可再生能源佔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份額僅為19.1%,但其中三分之一來自燃燒木材等資源。

化石燃料產生的污染每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

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是人們持續認為激進的清潔能源目標將阻礙經濟發展。對於主要化石燃料生產商來說,維持現狀更容易、更有利可圖。就在上個月,歐盟、印度、沙特阿拉伯和美國等全球最大經濟體組成的二十國集團(G20)部長們未能就到2030年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和將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兩倍的計劃達成一致。

但這就是科學有故事可講的地方。研究人員表示,過去許多模型表明,清潔能源比化石燃料更昂貴,可能會將最貧困國家排除在市場之外,並推高人們的食品費用並加劇飢餓。但最新研究表明情況更為複雜。能源是大多數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將氣候、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融為一體的研究強調了這一點。例如,農業和食品運輸部門仍然依賴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產生的污染每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其他聯繫是間接的:由於能源匱乏,夜間無法獲得燈光和在線信息,這阻礙了教育程度,並加劇了長期和短期的不平等。

美國的目標是電動汽車革命——它會奏效嗎?

研究的教訓是,共同應對這些挑戰可能會更容易,而不是更困難。2021 年,位於波恩的德國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研究員Gabriela Iacobuţă 和她的同事們表明,以可再生資源和效率為中心的技術往往會帶來很少的權衡和許多好處,包括改善公共健康和財富,這要歸功於更清潔的環境和更好的就業2.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氣候科學家 Bjoern Soergel 及其同事發現,協調一致的一攬子氣候和發展政策可以實現大部分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 1.5°C 3。

我們需要一個捍衛知識和證據的科學界

該研究評估了所有 17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 56 項指標。一項擬議的干預措施是建立一個國際氣候融資機制,該機制將對碳排放徵收費用,這些費用將通過國家減貧計劃進行重新分配。第二個重點是促進健康飲食,包括減少肉類消費,肉類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水、能源和土地。這將通過降低食品和能源價格使低收入人群受益。

最大的挑戰在於將這些模型轉化為現實世界。為此,我們需要不受過時思維束縛、了解最新科學並能夠利用研究成果為必要的能源轉型爭取公眾支持的領導者。我們需要更多願意解決系統層面問題的國家和國際公共機構。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願意並且能夠捍衛知識和證據的科學界。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