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spot_img
12.8 C
Taiwan
2023 年 12 月 1 日
spot_imgspot_img

【韓退之專欄】自我檢視看看有沒有種族偏見

台灣勞動部最近透露,可能要引進10萬名印度勞工來台,引起不小的反對聲浪,...

【柳子厚專欄】 ChatGPT一小時之內手把手寫出...

文 / 柳子厚 在 ChatGPT 的幫助下,兩位科學家在不到一個小時...

【鄭春鴻專欄】貝多芬 : 「一切不幸都是神秘難解的...

都得了癌症了,在性格上如果還能調整?該怎麼做呢?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稽叔夜專欄】當癡呆症病人犯罪時會發生什麼?

文 / 攝影  稽叔夜 傑西卡·瓦普納(Jessica Wapner)...
-Advertisement-spot_img

【洪存正專欄】沒有一位現任總統像拜登這樣老

- Advertisement -spot_imgspot_im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傑佛瑞-弗蘭克(Jeffrey Frank) 2月6日在《紐約客》(New Yorker)發表的<年長的總統應該如何考慮第二任期?> (How Should an Older President Think About a Second Term?)說,這是「從艾森豪到拜登,關於年齡的問題一直存在。」(From Eisenhower to Biden, questions of age have persisted.)

文 / 洪存正 綜合報導

1955年9月,德懷特-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總統遭遇嚴重的心臟病發作,共和黨領導人為他的健康感到擔憂,更多的是擔心如果他不競選第二個任期,他們黨的健康會受到影響。艾森豪,這位前盟軍的最高指揮官,非常受歡迎,而且可能是不可戰勝的;在1956年的選舉中,沒有明顯的共和黨替代者,儘管四十三歲的副總統理查-尼克森在總統康復期間作為替身的表現受到了讚揚。艾森豪並不急於宣佈他的意圖;他已經六十五歲了,而且感到心力交瘁。當他與共和黨主席倫納德-霍爾會面時,他告訴他,「你看到的是一隻老渡渡鳥」,並等到閏日–1956年2月29日–宣佈他將再次競選。這導致《新共和》的編輯們以精算的傲慢態度寫道:「沒有一個65歲當選總統的人在白宮度過他的任期。沒有一個心臟受損的人接受過他的政黨的總統提名。」事實是,艾森豪確實接受了提名,並再次當選,直到1969年春天才去世,當時他已經78歲。

拜登總統的履歷與艾森豪的履歷沒有什麼相似之處;他的職業生涯是一個政治家,而不是一個士兵。但是,對他的健康和體力的擔憂一直伴隨著他,就像對艾森豪的擔憂一樣。據報導,拜登將在2月7日發表國情咨文後不久宣佈是否尋求連任,雖然下一次大選還有近兩年的時間,但民主黨的初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開始,不可否認的是,不叫拜登的人對他繼續工作的渴望。南卡羅來納州眾議員詹姆斯-克萊本(James Clyburn)在三年前推動拜登走上勝利之路的過程中功不可沒,他是與總統關係密切的人之一,他們非常肯定拜登會參選,而且他已經下定決心。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援率在上升,這無疑使他和他的支持者受到鼓舞。

但對總統表現的認可並不等同於希望該總統在任期內再表現六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民主黨人以很大的優勢不希望拜登尋求連任,很少有人希望拜登在另一場比賽中面對復活的川普,後者在共和黨人的民意調查中再次領先。拜登完全有權利問:「有什麼好急的?」 如果他宣佈,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會成為一種政治聲明。這一點,以及另一種選擇–如果總統不參選,就會提前成為跛子–就是為什麼將宣佈推遲到最後一刻,或前一分鐘的原因。1944年,佛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一位正在考慮史無前例的第四個任期的戰時總統(繼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任期之後),一直等到7月11日–就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8天–才宣佈他的預期計畫,他在白宮記者團的發言中宣讀了「如果人民命令我繼續擔任這個職務並參與這場戰爭」,他已經準備好並願意這樣做。

他確實繼續工作,但在1945年4月死於任內。到1951年底,他的繼任者杜魯門的支持率已降至20%以下–由於朝鮮戰爭陷入僵局,各種小規模的醜聞,以及對共產主義的強烈恐懼,使他的支持率下降。杜魯門私下決定不再尋求連任,這實際上是在近八年艱苦卓絕的任期之後的第三個任期,但他一直等到1952年3月29日的年度傑弗遜-傑克遜日晚宴,即民主黨大會召開前不到四個月,才宣佈這一消息。杜魯門說:「我已經為我的國家服務了很長時間,而且我認為是高效和誠實的,我不覺得在白宮再待四年是我的責任。」 1968年,在非常不同的情況下,深感分裂的詹森在民主黨再次召開會議的五個月前被逼宣佈退位,同時部分停止對北越的轟炸。

以重大立法成就和個人理智程度來衡量,拜登已經有了一個成功的總統任期,公眾支援率的波動並不令人驚訝。但現在不是溫和的艾森豪時代;失誤往往會受到無情的審查。拜登擔任副總統期間的機密材料在他的辦公室和私人住所被發現,對這些材料的草率處理令人不安,並具有政治危害性。有人可能會說,這一事件與川普蔑視、拒絕傳票對待最高機密檔的行為無法相比,但出於報復心理的共和黨人並不難將這兩個案例混為一談。至少,正如密西根州民主黨參議員黛比-斯塔貝諾(Debbie Stabenow)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Meet the Press 」所說,「這當然很尷尬,對吧?」這也將是對上個月在前副總統邁克-彭斯的印第安那州家中發現機密檔的恰當描述。

檔案可能會褪色,或用完特別顧問,但不會消失的是對拜登年齡的廣泛擔憂。不乏政治評論家願意重複說,當他再次宣誓就職時,他將是82歲,在第二個任期結束時將是86歲。雖然國家已經習慣了白宮裡的老人–從1952年第一次競選時62歲的 「祖父級 」艾森豪,到第二任期開始時73歲的羅奈爾得-雷根,以及贏得總統職位時70歲的川普–但沒有一位現任總統像拜登這樣老。

年齡可能不是行政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但它確實意味著什麼,正如艾森豪清楚地瞭解到的那樣,他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說:「我們都知道,當年齡的增長和精力的減退開始造成損失時,最後欣賞這種情況的是受害者本人。」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紐西蘭四十二歲的前總理傑辛達-阿登(Jacinda Ardern)的例子,她在一月份宣佈辭職,說:「我知道這項工作需要什麼。我知道我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完成這項工作了」。如果說美國總統的職位比大多數政府首腦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燃料,這並不是對阿登的侮辱。寫道:「所有人都是凡人,而年長的人比年輕的人更容易死亡,這不是對拜登總統的侮辱,也不是年齡歧視。」

談到總統的連續性,美國是一個相當幸運的國家。但是,在川普不守規矩的後任總統任期之前,國家珍惜並認為理所當然的權力和平過渡,往往依賴於有序的、甚至是有爭議的黨內領導層的過渡。拜登可能不急於透露他的計畫,但是,當他這樣做的時候,宣佈的內容應該不僅是對最近的過去的慶祝,而且是對他的黨的未來的敏感和現實的擁抱,以及新一代的有才華的人,他們將在總統明智地說他要放手的時候站出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Latest news

Related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