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9合1選舉大敗之後,很顯然,全黨陷入低氣壓,看來元氣沒有恢復,敗選原因也沒有水落石出,沒想到18日嘉義市長選舉又失敗,很多媒體已經預測;如果台北市立委補選,被視為總統前哨戰,民進黨仍然失敗,不只是民進黨危險,台灣也會陷入危險。
12月21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選後的總統大選民調;本來民調居於上風的賴清德,居然落後侯友宜10個百分點,已經布局加入大選的柯文哲,仍然敬陪末座。儘管民意調查並不反映真正現實,但是,短短兩個月,台灣風向轉變如此快速,也令人驚訝。
根據《遠見》雜誌的民調;超過56%認為2024年大選,很可能會出現政權交替,國民黨的強人侯友宜,居然沒有任何「兩岸論述」下,卻擁有如此高民調,不僅讓人對台灣人的選擇大大吃驚,下架民進黨這一句口號,一用再用,對民進黨政客沒有實際揭弊案件,卻能夠左右群眾,甚至奪取政權,我們對台灣人的心智實在懷疑。
日本《產經新聞》的駐台記者矢板明夫坦言,「如果民進黨輸掉2024大選,讓國民黨重返中央執政,台灣真的會很危險」,這句話並非危言聳聽,過去,國民黨的口號是「親美和中」,但是,現在更像「親中反美」,所走的路線和民進黨「親美抗中」剛好相反,國民黨最喜歡操作民進黨使台灣「烏克蘭化」,年輕人上戰場,事實上,親中反美,才是使台灣烏克蘭化的原因,因為歷史畢竟不遠,看看烏克蘭就知道了。
造成烏克蘭今天的悲劇,不是澤倫斯基,而是,始於2004年,尤申科和亞努科維奇兩強的大選爭議,反對派上街多次上街示威,被稱為「橘色革命」,這場選舉經過司法判決,尤申科當選,但是,六年後,尤莉亞和亞努科維奇的大選,再度上演衝突,最後,大法官判決;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當選,烏克蘭也因為親歐和親俄兩派水火不容,而社會撕裂。
2010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上台,這位老兄一上台就開始打壓親西方歐盟的反對派,逼迫反對派走上街頭,2013年,第一波反對亞努科維奇的10萬群眾示威在基輔爆發,西方及歐盟勢力也趁機進入烏克蘭,成為反對俄羅斯的奧援,一年後,親俄的亞努科維奇被驅逐出境,逃到俄羅斯尋求庇護,普丁因此發火,派兵入侵克里米亞,逼迫克里米亞公投,成為俄羅斯附庸國,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團體也想如法炮製,烏克蘭內戰終於爆發,普丁併吞克里米亞,並沒有被聯合國認可,加上烏克蘭東部的分離勢力越演越烈,更引起基輔對俄羅斯的敵意,最終埋下這一場俄烏戰爭,澤倫斯基只是躬逢其時而已。
很顯然,澤倫斯基堅持抵抗俄羅斯,終於贏來西方國家支持,雖然戰爭的毀滅相當殘酷,但是,烏克蘭的團結才讓世界尊敬。
假設,台灣也選出親中的政黨執政,像亞努科維奇,處處想靠向有野心的中國,甚至簽訂各種和平的條約,使國際誤會台灣願意成為中國一部分,這時候,台灣的獨派甚至反對黨,肯定會爆發街頭抗爭,如果抗爭擴大危及境內中國人,將成為中共派兵入島,保護中國人的合理化說詞,這就是台灣烏克蘭化的翻版。
民進黨執政六年,三年疫情下,確實有很多民怨,但是,台派不滿民進黨國家正常化推展緩慢,所以不去投票,年輕人經濟沒有改善,高物價高房價之下,討厭民進黨,遭到武漢病毒疫情打擊的各行業,也討厭民進黨,這些民怨在紅色媒體滲透下,擴大到網路耳語,最後才造成民進黨兵敗如山倒。
失敗並不可怕,找到奮起的理由,才是民進黨刻不容緩的大事,如果持續抓不到重點,黨內派系互相指責,不知團結,2024又敗,最後真的會輸掉台灣。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