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對中國不斷升高的認知作戰與統戰滲透威脅,教育部推動「識讀中國威脅」及強化「國家認同」教材,是回應現實、強化民主防線的必要作為。社會上部分教師團體對此表示疑慮,擔心增加教師負擔或偏離教育中立。台灣教師聯盟等數10個民間團體今(16)日發表『教育不能中立於極權滲透之外:識讀中國是民主教育的基礎工程』聯合聲明,表達對政府政策的堅定支持與教育使命的清楚主張。聲明全文如下:
一、教育應正視境外勢力的威脅,引導學生理解現實與世界局勢
中國的資訊戰與文化統戰早已滲透進台灣的媒體、政治與校園。推動中國識讀與國家認同教育,不是政治操作,而是民主社會面對外部威脅的自我防衛行動,更是教育引導學生理解台灣處境與全球局勢的基本責任。
二、政治中立不等於價值真空,教育需有民主立場與歷史事實作基礎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公民。所謂「中立」,不應等同於對極權滲透視而不見。在中國對台文攻武嚇擴張壓力日益明顯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清楚理解台灣與中國在歷史、制度與價值上的根本差異,正是教育的使命。
三、識讀教育是深化本土教育,而非額外負擔
雖然現行課綱已涵蓋本土語言、公民與社會教育,但實際上仍有部分教育現場出現親中、媚中甚至違反國安原則的言論。這顯示現行教育內容仍有補強空間。識讀中國教材的推出,是本土教育深化的延伸,而非對教師的新負擔。
四、教師權益與民主教育可同步推動
台灣教師聯盟一向支持改善教師待遇、教學環境及減輕行政負擔。我們強調,這與推動識讀教材並不衝突。唯有同時提升教學資源與內容品質,才能讓教師在更健全的制度下,實踐民主教育,守護學生的思想防線。
民主教育是全民責任,教育現場是思想防線
我們誠摯呼籲所有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各界,以民主共同體的立場,支持政府深化中國識讀教育,讓學生從小具備分辨極權與民主的能力,理解台灣的主體性,堅定對自由、尊嚴與國家未來的信仰。
教育不應為政治服務,但在面對極權滲透之際,更不能為政治逃避。
民主教育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更是守護台灣主權的思想防線,我們心連心攜手行動,讓每一間教室,都成為民主最堅強的堡壘。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