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spot_img
15 C
Taiwan
2023 年 12 月 10 日
spot_imgspot_img

【于思專欄】優質醫療服務是天賦人權?

《柳葉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最...

【柳子厚專欄】歐洲的地緣經濟革命

文 / 攝影  柳子厚 歐盟曾宣揚三方福音:貨幣正統、財政緊縮、貿易和...

【山巨源專欄】嬰兒什麼時候開始認人?

傑森·阿倫·穆魯格蘇( Jason Arunn Murugesu)在《新...

【王半山專欄】90萬年前人類祖先幾乎滅絕

文 / 王半山 根據基因分析,大約 90 萬年前,一種未知的早期人類物...
-Advertisement-spot_img

歐文‧亞隆, 瑪莉蓮‧亞隆《死亡與生命手記》

- Advertisement -spot_imgspot_im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好書推薦  

譯 / 鄧伯宸

我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所畢業後,我修完了精神醫學科住院醫師,瑪莉蓮取得比較文學﹝法國與德國﹞博士學位,我們各自開展自己的學術生涯。我們互為各自作品的第一個讀者及編輯。我的第一部著作──一本團體治療教科書──完成後,洛克菲勒基金會在義大利的貝拉喬寫作中心﹝Bellagio Writing Center﹞給了我一筆寫作獎助金,寫我的下一本書:《愛情劊子手》﹝Love’s Executioner﹞。抵達後不久,瑪莉蓮跟我談起她要寫的一本書,談女性對法國革命的回憶,說她現在正在興頭上,我也認為她所收集的資料已經相當充實,大可放手一搏。當時,所有的洛克斐勒學者都已經分到了一間寓所及寫作工作室,我鼓勵她去找主任,看看能不能也給她一間工作室。主任的回答是,撥一間工作室給學者的配偶,事情本身就不尋常,更何況中心的工作室都已經分配完竣。但琢磨幾分鐘後,他還是給了瑪莉蓮一間工作室,一間空著的樹屋,離緊鄰的樹林步行只要五分鐘。瑪莉蓮欣然接受,興致勃勃開始她的第一本書:《身不由己的見證:法國革命的女性回憶錄》﹝Compelled to Witness: Women’s Memoir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從此以後,我們成了文友,終其一生,儘管有四個孩子,加上全職的教職及行政工作,她一本接著一本寫,與我並駕齊驅。

二○一九年,瑪莉蓮經診斷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一種漿細胞癌症﹝骨髓中發現有白血球﹞,接受化療藥物瑞復美﹝Revlimid﹞治療,引發中風,送進急診室,住院四天。返家後兩個星期,我們在隔街的公園散步,瑪莉蓮鄭重其事地說:「我們應該合寫一本書,也就是說,兩人輪流,各寫各的。我想把我們所面對的困難日子和歲月記錄下來,對那些配偶得了致命疾病的夫妻,我們碰到的難處或許還有點用處。」

不論是她自己或我要寫的書,瑪莉蓮對書的主題往往都有主見,於是我回答說:「這主意不錯,親愛的,妳還真應該投入一些事情。合寫一本書,聽起來挺迷人,但妳知道,我已經開始在寫一本小說了。」

「啊,別,別……別寫那一本了,寫這一本,跟我一起!我們輪流寫,你一篇,我一篇。寫一本我們的書,一本與任何書都不相同的書,因為這書牽涉的是兩個心靈而不是一個,是兩個結婚了六十五年的人的心思和想法!兩個有幸彼此擁有的人,攜手走人生最後的路。你呢,走你的三輪助行器,我呢,走我的兩條腿,好歹還能夠動個十五、二十分鐘。」

歐文在他一九八○年的作品《存在心理治療》﹝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中寫道,人生少些遺憾,比較容易面對死亡。回顧我們長久的共同生活,就沒有什麼遺憾。但說到忍受今天日復一日的肉體折磨,卻又絕不容易,想到行將丟下彼此,自也難以釋懷。我們該如何與絕望相抗?又該如何有意義地活至最後一刻?

寫這書時,以這把年紀來說,多數同輩中人都已作古。如今每過一日,我們明白,兩人相聚的時間有限,格外珍貴。書寫,無非是要使我們的存在有意義,儘管我們都難逃被掃入血肉之軀衰頹死亡的最黑暗境地。但不管怎麼說,這本書幫助我們巡禮了生命的結局。

這本書明顯是我們個人人生的延伸,但我們明白,這也是死亡關懷的共同話題。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最佳的醫療照顧,家人及朋友的感情支持,以及沒有痛苦的善終。儘管我們擁有極大的醫療及社會優勢,但死亡來臨的痛苦及恐懼卻無人能免。如同每一個人,我們希望維持自己剩餘日子的生命品質,縱使忍受醫療過程的煎熬有時候不可避免。既要活下去,我們有多大的意願去承受必須經歷的一切?既免不了一死,如何能夠少些痛楚?又如何才能夠優雅地將這個世界交給下一代?

我們兩個都知道,瑪莉蓮將在未來幾個月中病逝,幾乎已成定局。兩人攜手將橫在眼前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所希望的是,我們的經歷及觀察不僅有助於自己,對我們的讀者也有所助益。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鄭 春鴻
鄭 春鴻
鄭春鴻,曾任報社執行副總編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文教部主任,曾獲副刊編輯金鼎獎及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等。

Latest news

Related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