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昀臻/台北報導
環保局表示,新北市大漢溪兩側有一連串的人工溼地,利用水流、土壤、植物與微生物之間的交互作用來淨化過濾水質,具有涵養水源、調節緩衝急降雨等功能。而位於大漢溪與其支流鹿角溪匯合處的「鹿角溪人工溼地」約有16公頃,其前身為垃圾掩埋場,經新北巿高灘處闢建為人工溼地,利用水生植物及自然淨化工法,建構成處理樹林地區生活污水的仿自然污水自淨系統,並成為在地生物的良好的棲地。
鹿角溪溼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隊長胡秀芳表示,秉持著「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為宗旨,透過持續性的CEPA活動(傳播、教育、參與及意識推廣計畫),帶著隊員們共同親近溼地、認識溼地,培養觀察自然、監測環境和解說溼地生態的能力,一同關懷家鄉環境接觸解環境議題,並在去年加入國際溼地網絡WLI後,六月15至23日已帶領巡守隊員前進斯里蘭卡可倫坡,參加第一屆溼地國際網絡亞洲及大洋洲會員大會(1st WLI-Asia and OceaniaI Conference),與世界各國溼地教育中心的伙伴進行經驗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國際化的溼地環境教育。
環保局說明,胡秀芳至樹林國小任教以來,一直致力於環境教育的推廣,先是籌組了「鹿角溪人工溼地課程發展工作坊」,後續為了觀察紀錄溼地生態及保護溼地環境,組成了「鹿角溪溼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將鹿角溪人工溼地作為戶外學習場所。
環保局表示,水環境巡守隊在維護水環境工作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透過巡檢水體、水質檢測、水域清潔及水環境教育等工作,共同守護家鄉溪流河川;環保局也呼籲,若有發現水污染事件,請即撥打1999市政服務專線,環保局將立即派員查處、打擊污染,維護良好的生活環境品質。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