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Science)雜誌最新報導,由該刊上海特派員丹尼斯·諾米爾(Dennis Normile)撰寫的<中國正在盲目飛行>(China is flying blind as pandemic rages)指出,中國的官方新冠死亡人數低得令人難以置信,一些人擔心新變種可能逃過檢測 (Official death tolls are impossibly low, and some worry new variants may escape detection)。
文 / 洪存正
《科學》報導說,大多數科學家認為,中國早就應該結束其COVID清零政策,但現在他們有了新的擔憂:該國收集和分享的關於向新的與病毒共存的艱難過渡的數據太少了。
諾米爾表示,一個月前,在抗議活動、經濟低迷以及病毒最新變種的極端傳播性使得堅持零 COVID 的做法變得站不住腳之後,中國幾乎在一個月前突然取消了所有控制措施。現在,「SARS-CoV-2 面前有一個開放的目標:長期免疫水平非常低的人群,」雪梨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愛德華霍姆斯說。但疫情如何發展仍是個謎,因為該國實際上已經停止收集基本的流行病學數據。
預測如果中國結束COVID清零政策,將出現大規模感染和死亡浪潮的模型,這似乎是正確的。新聞報導和社交媒體顯示,重症監護病房已超出容量,走廊裡坐著輪椅和輪床的患者成群結隊。據報導,醫生和護士帶病工作。火葬場人滿為患。但中國官方的 COVID-19 死亡人數被廣泛認為低得可笑。一些科學家擔心,上個月公佈的基因組監測計劃沒有能力檢測出新的 SARS-CoV-2 變體,因為該病毒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傳播。
在大流行初期,中國每天的 COVID-19 病例和死亡人數,部分基於其詳盡的測試計劃,通常被認為是準確的。現在,他們是任何人的猜測。不鼓勵症狀較輕的患者接受檢測,更不用說那些無症狀的患者了。在家中測試呈陽性的人不需要申報他們的結果。
諾米爾表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China CDC) 將 2022 年 12 月最後一周的確診病例數估計為 35,000 多例——這只是美國官方數字的一小部分。但洩露的內部會議記錄表明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現實:該機構被告知,中國近 2.5 億人(約佔人口的 18%)可能在 12 月的前 20 天感染了 COVID-19。一些專家表示,這個數字大得令人難以置信,但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專家黃延中表示,鑑於目前 80% 的北京居民已被感染的可信報導,這「不無道理」。
至於死亡人數,中國的報告長期以來一直不一致,就像大多數國家一樣,不包括死於其他疾病的人,例如心臟病發作,即使他們患有 COVID-19。12 月初,中國政府決定在全國範圍內使用更狹義的定義。
即便如此,官方統計數字仍然低得驚人:12 月整個最後一周只有 8 人死亡,這「與媒體報導和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情況不符,」追踪中國 COVID-19 爆發的路易絲·布萊爾 (Louise Blair) 說總部位於倫敦的健康分析公司 Airfinity 估計,在 12 月下旬,每天約有 9000 人死於與 COVID-19 相關的原因。還缺少有關病死率、每個病例的新感染平均數以及住院和重症監護入院的數據。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公共衛生科學家說,「這些是關鍵數據」,可以幫助衛生當局應對激增的情況,並加深全世界對這一流行病的了解。
一個主要的擔憂是,這波病毒會滋生出一種新的、甚至更麻煩的 SARS-CoV-2 變種。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新情況,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但現在正在幫助追踪傳播的變異體的科學家告訴《科學》雜誌,「目前還沒有新的突變體。」 不過,在去年 12 月 20 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病毒病防治所所長解釋說,目前在全球引起大多數感染的 BA.5.2 和 BF.7 Omicron 亞變體在中國也占主導地位。最近在歐洲和北美傳播的BQ.1和XBB在中國多個省份出現數量有限。
專家們對中國是否足夠密切地關注存在分歧。中國31個省、直轄市和地區的三個定點醫院每週對15名門診患者、10名重症患者和所有死亡患者的樣本進行測序和分析。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 Elizaveta Semenova 說,一個更強有力的計劃將考慮省份規模和人口密度,而不是在每個城市中選擇三個城市,並採用其他抽樣方法。Semenova 是一項關於 189 個國家/地區檢測到新變種的情況的研究的合作者。
缺乏可靠數據已經在削弱人們對中國處理疫情的信心。包括美國和法國在內的十幾個國家已宣布,他們將要求對來自中國的航空旅客進行飛行前或飛行後測試。但這不太可能阻止新的變種。目標應該是說服中國人更坦率地了解當地發生的事情。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