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可以有幸福嗎?從哲學上說,人人都是殘疾人,一生在不同的時間點,身體必然逐漸衰敗而造成殘疾;心靈的殘疾更是不分年齡,隨時都在發生。如果殘疾人沒有幸福,那麼,就可以說人人都沒有幸福,世間沒有幸福,或有幸福卻追求不到。你應該不會同意這樣的說法吧?你或多或少都曾經嚐到幸福的滋味呢!
文 / 鄭春鴻
殘疾人可以有幸福嗎?一個人牙疼了,連一分鐘的幸福都無法想像,更何況一個身體殘缺,舉手投足都不方便,甚至都需要隨時都有人在一旁服事,幸福感離他們有多遠呢?一個活到高齡,想死死不去,每一個動作都需要人攙扶,美一口飯都需要人一口一口餵,而且因為沒有牙齒又不愛戴假牙,吃的都是打成泥狀,談不上滋味的食物。幸福感又離他多遠呢?
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的殘疾,其對各種幸福感的影響,在哲學討論上,T.M. Scanlon將它區分了有三種不同類型的說法 : 其一是「經驗理論,認為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活品質完全由其經驗品質決定」;其二是「慾望理論,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品質是一個人的慾望得到滿足的程度的問題」;其二是「實質良好理論,認為有評估生活品質的標準,這些標準並不完全取決於生活的人的慾望」。
前兩種說法是「主觀的」,因為它們將幸福定義為與個人的精神狀態相對應,而第三種理論是 「客觀的」,它假設了一種關於什麼使生活順利的實質性觀點,這種觀點與個人的精神狀態無關。
這些關於幸福的對立說法對於殘疾對個人幸福的影響顯然有不同的含義。如果像享樂體驗理論所認為的那樣,幸福是一個擁有積極體驗的問題,那麼殘疾是否會降低幸福取決於它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殘疾人所享有的積極體驗的數量或強度。比如說,牙疼或拔牙,那可以算是輕微的殘疾,經由復健,做了一口自己很滿意的假牙,那麼它只是暫時的殘疾。拔牙當天,甚至還可以吃喝自如,這樣的殘疾對人積極體驗幸福影響不大。相對之下,有人從樓梯摔了下來,傷到頭部,引起中風,從此只能坐在輪椅上。如此不幸之人,積極體驗幸福的障礙,當然與前者不可同日而語。
一些哲學家認為,殘疾人可以達到與健全人相同的幸福水準的暗示是對主觀描述的還原(見Sen 1980;Crocker 1995)。而一些殘疾問題學者被主觀指標所吸引,是基於他們經過深思熟慮的判斷,即殘疾人可以達到至少與健全人相當的幸福水準。儘管如此,主觀描述可能只為殘疾人在追求幸福方面沒有障礙的說法提供了薄薄的實際支持。
許多非殘疾的哲學家和普通人都傾向於不確定殘疾人自述的可靠性,即他們「做得很好,生活得還可以」。一些人懷疑這些評價是故意誇大的,以考慮到非殘疾人對其的預期折扣。其他人則認為它們與其說是自述,不如說是反對憐憫或同情的指令。
即使殘疾人自述被認為是真誠的,對自述的幸福感的解釋也有爭議。一些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認為這些自述,只是因殘疾人適應了殘疾的現況或反應轉變,而被扭曲;因對厭惡性經驗的習慣化或轉向更適度的目標或比較。事實上,適應的現象凸顯了關於福祉的敵對說法之間的一些差異。適應是指一組過程,新的殘疾人改變他們的習慣、活動和目標以適應他們的殘疾。
這些過程包括發展新的技能,改變「與健全人對幸福定義不同」的比較類別和目標,以及習慣於愉快或不愉快的經歷(Menzel等人,2002)。雖然這些過程中的第一個–獲得新技能–可能反映了客觀幸福感的變化,但後兩個則不會(除非滿意和快樂的感覺被列入「客觀 」清單)。但是,根據享樂主義的說法,習慣於不愉快的經歷可能會通過使個人感到更少的痛苦或更多的快樂來改善福祉。
同樣,只要改變一個人的目標涉及到改變一個人的慾望,只要一個人的新慾望比他的舊慾望更容易滿足,第二個適應過程也會在慾望—滿足的觀點中產生幸福的改善。相比之下,在對幸福的客觀描述中,單純的習慣化和目標縮小的習慣化不一定會改善幸福。
殘疾人可以有幸福嗎?從哲學上說,人人都是殘疾人,一生在不同的時間點,身體必然逐漸衰敗而造成殘疾;心靈的殘疾更是不分年齡,隨時都在發生。如果殘疾人沒有幸福,那麼,就可以說人人都沒有幸福,世間沒有幸福,或有幸福卻追求不到。你應該不會同意這樣的說法吧?你或多或少都曾經嚐到幸福的滋味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