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國際史懷哲國際基金會亞太執委會一行3月28日拜會廣受國際敬仰,擁有「國際白疤之父」之稱的曹賜斌院長。曹賜斌醫師窮其一生研究治癒白疤患者並撫平其心理障礙,技術不僅獨步全台,更是領先世界。創辦《國際白疤中心》闡揚「治白疤、除心疤」(Cure White Scar, Cure Mind Scar)及「整形整心」的雙理念,希望根治國內外患者,其仁心仁術與特殊貢獻,獲得2023奧地利史懷哲國際基金會創新奬章,肯定其在台灣醫療史上的卓越成就。

曹賜斌醫師表示,他專研白疤手術是深得長庚醫院創院院長羅慧夫的感召。曹醫師分享當年羅慧夫院長在長庚醫院創設台灣第一個「唇顎裂暨顱顏醫療中心」,派送他出國遠赴美加一流醫院深造尖端整形科技,以及給他擔任高雄長庚醫院首屆整形外科主任磨練機會,讓他得以脫胎換骨,在知識及技能精益求精,也使得全世界頂尖整形重建的醫師必須來長庚醫院研修,這是台灣醫療的驕傲。
「白疤」一直被視為無法治療的疤痕絕症,曾經割腕自殺後、唇裂修補後、美容手術後、剖腹產後,以及外傷後最終殘留身體各處「白疤」無異於如影隨形的畢生心痛。

曹醫師進一步說明白疤的手術過程,是從患者耳後取出一小片皮膚,去除上半層表皮及皮下脂肪,形成含色素細胞的皮層。然後,這片皮膚被切成約1至2厘米大小的顯微色素皮粒,並利用針頭在白疤上進行間隔性穿洞,再將色素皮粒植入白疤中。顯微色素皮粒將在手術後3~6個月內逐漸生長,白疤之處逐漸呈現正常皮膚顏色。
曹醫師將多年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論文「白疤顏色再生術1.0與2.0論文」分別於2019年1月與2021年7月刊登於全球美容整形醫界學術期刊排名第一(Impact Factor)的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 ,它是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ASAPS)的官方期刊。讓束手無策的白疤治療術,分享全球並取得國際突破性進展與醫學界影響力。
曹賜斌以使命般的精神發揚白疤技術,不僅獨步全台,更是全球第一,在創立「國際白疤中心」的同時傳承恩師的精神感召,將羅慧夫6月29日的生日訂定為《國際白疤日》,延續羅慧夫院長「用愛彌補Love makes whole」的精神。並計劃近期內創辦「白疤週刊」,完整披露獨創除疤技術,傳授給國際相關整型與美容的醫師。
他也希望推動國際美容觀光行程,從高雄出發,照顧更多的全球病患,延續已故恩師羅慧夫院長「用愛彌補」的大愛精神。

交流過程中,史懷哲亞太執委會秘書長嚴子貿建議曹賜斌醫師的國際白疤中心的醫學培訓應與美國北方醫學中心聯手,推動頂尖醫師免費共學程,同時培育ESG自然正成長醫德美學,打造城市亮點,讓高雄這座港灣城市更具國際發展性。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