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黃森松(資深媒體人)
平安!今天分享的是早年米穀不足時的半年糧:番薯。
紅色番薯原產地昰菲律賓呂宋島,明朝萬曆年間由福建省長樂縣人陳振龍冒著生命危險引進後,經福建巡撫金學曾撰文推廣,種植範圍包括長江以南各省,使得明清兩代人口激增。
黃白薯原產地昰汶萊,產量不如紅薯,但是口感似乎較佳,昰番薯稀飯的上選原料,火烤風味更佳。
五六十年前,台灣由於篷萊米研發成功,大多數家庭已經可以三餐蒸煮白米飯,番薯再也不是農家的半年糧。
從前每年此時此刻,菸農子弟最大的樂趣是菸灶裡烤番薯!無論是上層直火烤,或是下層用柴火餘屑燜熟,都是零食不足的小孩渴盼的點心,又香又甜啊!請問,您多久沒有吃到烤番薯了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