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灣將發展人工智慧語言模式...

台灣將發展人工智慧語言模式抗衡中國政治文化影響

Date:

彭博社的報導,台灣將打造可信賴的人工智慧對話引擎「泰德」(Taide)。這個語言模式將讓商家、銀行和政府機關擁有一個可以書寫電子郵件和總結會議要點的平台,以化解中國科技、文化和政治可能對台灣形成的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讓台灣能夠在新興的人工智慧生態中取得一席之地。

2024大選剛落幕,激烈選戰過程中,中國搜尋引擎百度打造出來的先進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被問及台灣最近的總統大選何人勝出時,「文心一號」的答覆似乎沒有問題:「賴清德。」但它隨後立即補充道:「無論台灣的情況如何變化,都改變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這一基本事實。」這後面的補充說明幾乎與北京外交部或國台辦發言人的口吻如出一轍。

一個簡單明了的答案卻引導出一段政治意味濃厚的聲明已經引起台灣的的伴異與警覺。

彭博社報導,為了化解中國科技、文化和政治可能對台灣形成的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同時也為了讓台灣能夠在新興的人工智慧生態中取得一席之地,民進黨政府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斥資174億元新台幣(約5.56億美元)研發相關領域的知識與工具。

此外,政府還將耗資740萬美元,打造台灣自己可信賴的人工智慧對話引擎「泰德」(Taide)。「泰德」這個語言模式將讓商家、銀行和政府機關擁有一個可以書寫電子郵件和總結會議要點的平台。

台灣希望自己研發的人工智慧語言模式和對話平台可以免於來自中國的政治操控和影響。

彭博社引述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泰德」計畫召集人李育傑的話說,台灣需要「一個符合我們價值觀的大型語言模型」。

「一個大型語言模式內含一個地方的知識體系,更重要的是其核心價值:自由、民主、人權,」李育傑說。

彭博社指出,台灣在全球人工智慧研發方面已經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台灣的台積電生產最熱門的加速晶片。根據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的說法,台積電不僅是最先進人工智慧晶片公司英偉達首選的代工公司,也是整個人工智慧創新大潮的弄潮兒。

推動台灣研發自己的語言模式以及相關軟體和工程生態將使台灣在全球人工智慧研發鏈上繼續向上攀登。

彭博社報告說,為了加快語言模型等的研發,「泰德」的研發者將透過許可證方式從台灣的媒體和政府機關借用內容,然後將這些內容輸入梅塔集團(Meta Platforms)的Llama 2 開源語言大模型之中。這樣做的好處之一就是內容將全都使用台灣的繁體中文,而不是中國大陸使用的簡體中文。「泰德」一個初級版本預計將在今年4月推出,並將交給一些經過挑選的合作夥伴進行測試。

彭博社指出,「泰德」的規模將小於ChatGPT一類的對話平台,而且台灣為此投入的資金也無法與梅塔集團和微軟公司為此投入的幾十億美元的巨款相媲美。但是台灣的研發者希望,台灣目前規劃的本土人工智慧研發出的工具和其他成果有朝一日可以讓台灣在這一行業的軟體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ChatGPT沒有中文選項,在滿足台灣需求方面也不夠理想。一個關鍵的原因是政府和企業都不願將私人或保密的資料輸入公開的人工智慧平台。

「泰德」研發者表示,他們的最終產品將會確保安全地處理和儲存敏感的銀行、醫療照顧和官方的資訊與數據,因為所有這些敏感資訊和數據都將儲存在台灣人自己的服務器上。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