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小慈,無礙e網小編
繼上次出門放風,應該已是半年前的事了,又或是時間久遠到不復記憶? 刻意遺忘所有的不便,忽視因身體受限制而被剝奪的自由,是身為重度身障者,選擇遺忘才好繼續過日子的伎倆。
住在沒有電梯的透天厝,房間又設在二樓,對於一個極重度的身障者來說,出門本就是一件非常艱鉅的工程。為什麼不要放在一樓? 孝親房在車庫旁邊,真的是孝親嗎? 而且我還有雙親也得進出呢。超高齡的世代,尤其像我這種家中兩老一重殘的失能家庭,你就會發現,一打三的,已經不是年輕爸媽的專利,而是那個願意承擔所有責任,沒有逃跑的主要照顧者。
自外勞不告而別至今,改用長照已經5年多,從一開始的不順遂,轉了好幾個單位,才終於塵埃落定,由一位中文字沒認識多少的印尼籍外配完全接手三年多,我也才鬆一口氣,終於可以擺脫這些煩人的有色眼光,不再被貼標籤的傳遍各個機構單位,那個人人口中魔鬼級的個案某某某。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當人往「錢」看齊時,和我感情再好的居服員,什麼仁義道德,終究還是敵不過幾個臭錢的誘惑,即便已確定被丟包,還要看居服員的臉色,我仍然得要微笑對她說再見。不斷換單位、換居服員,已成為身為重症的我,被拒案的常態。而「個管師」把我和居服員的合作關係,解釋為「緣分」,如此合情合意,就算心中有一種空虛又不太合理的感覺,我還是得給他一個笑容,謝謝他這麼會安撫一個,無法認同他這種解釋的,個案我。
「專業照護」又不是談戀愛,怎會和「緣分」扯上邊?照服員是領有國家發給職業認證的服務員,證照是一種積分、也是種肯定,是有一定程度的專業,若將「專業」與「緣分」劃上等號,合理懷疑這張證照取得的合法性?若將照服員的專業歸咎緣份之說,如同我面試外勞一樣看到「照騙」的不真實,這不叫做專業,這叫自欺欺人!
結束這段自我多情的「緣分」後,接著又是尋找下一段(使用居家服務)的開端。因為居服員的挑案,被迫空窗了整整兩週,感謝協會為我爭取話語權,進擊式的寫了3封陳情函,驚動了衛生局團隊上上下下多人親臨至我家中,從頭至尾觀摩我的照護狀況,才發現我陳述的全都是事實,關鍵在於重症隨時會被丟包的可能。
數度陳情後,因為堅持,面對不同單位的丟包,也不在退卻,因為我知道,我只是這需要長照制度的其中一個人,而如果連我這樣的重症,都有人願意顧,可以拯救更多水深火熱的受照護者。於是,天可憐見,我總算可以在經歷過數不出次數的媒合後,再次啟用長照服務。這次,來了位年輕可愛的小妹妹,但看著我的新居服員,她能夠做多久?一如其他前面所有的居服員,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沒有健康身體跟行動自由的我,因為台灣照護制度的不健全,以及缺乏穩定的照護人力,我的自由與人權,早就在我想要出門的那一刻,被剝奪了。還會被丟包多少次,下次何時能再出門,也只能一切隨緣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