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科技與人文】博士學位,促...

【科技與人文】博士學位,促進國家競爭力才有用!

Date:

《自然》期刊(Nature) 1 月 18 日的社論 <博士培訓不再符合目的——現在需要改革> (PhD training is no longer fit for purpose — it needs reform now)指出,如果研究人員要滿足社會的期望,他們的培訓和指導就必須擺脫 19 世紀的束縛。(If researchers are to meet society’s expectations, their training and mentoring must escap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文 / 保羅 綜合報導

世界領導人都要博士創新經濟

《自然》的社論中說,如今,幾乎沒有哪個世界領導人不大談科學。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是那格浦爾舉行的一年一度的印度科學大會上的明星人物,他在會上敦促該國的研究人員進行使印度自力更生所需的科學研究。在去年 10 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共產黨代表大會上,中國總理習近平闡述了他對科學和創新如何推動增長的願景。去年 8 月,美國總統喬·拜登簽署了 CHIPS 和科學法案,為半導體研究和勞動力發展撥出 132 億美元,以保持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

在每一種情況下,給研究人員的信息都非常明確:領導人認為科學對於國家繁榮、福祉,當然還有競爭力至關重要。那麼,研究是否適合推進、完善或批判這些目標的挑戰?不完全是。除非對研究事業的門戶進行根本性改革:博士培訓。

博士訓練有困難嗎?

正如《自然》雜誌和其他出版物不斷報導,全球範圍內的博士培訓陷入困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大多數國家,飆升的通貨膨脹侵蝕了本已微薄的學生津貼價值,造成了生活成本危機。處於職業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不斷報告對長期缺乏支持和監督質量低下的擔憂,高級研究人員很少接受指導培訓。種族主義和歧視在許多地方的學術文化中是系統性的。

此外,博士候選人對跨學科工作和大型團隊的準備不足,這些都是當今尖端科學的特徵。對於學術研究以外的職業尤其如此,絕大多數博士候選人都將前往這些領域。

這並不全是壞事。少數高收入國家的大學已經改革或正在改革博士評估。但在大多數地方,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候選人的工作仍然使用單一作者的論文來評估。這是在一個學術小組面前「捍衛」的,有時仍被稱為 viva voce(拉丁語中的「活生生的聲音」),這是對其 19 世紀起源的認可。在許多國家,候選人必須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在期刊上發表文章,批評人士稱這可能助長掠奪性出版。

系統的壓力變得更加明顯,因為從事博士培訓的人數一直在急劇上升。根據 2022 年出版的《邁向全球博士教育核心價值體系》一書——以開放獲取 PDF 形式提供;參見go.nature.com/3zihyuk——中國授予的博士學位數量從 2004 年的 23,400 人增加到 2016 年的 55,011 人,翻了一番多(2019 年達到約 60,000 人)。印度的人數從 2004 年的 17,850 人增加到 2016 年的 25,095 人;同期美國的數字從 48,500 攀升至 69,525。

博士培訓的組織和資助需要一場革命

許多國家每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人數都在增加。在新興經濟體,這是隨著普及教育的增長而發生的。很多時候,至少在概念上,博士培訓仍然按照它在 19 世紀中葉德國發展並隨後從德國輸出後的樣子組織。當時,青年學者以師徒關係依附於個別教授,以維護和發展個別學科的知識為目標。

如果下一代學者要滿足社會的需求,這種情況就不能繼續下去。博士培訓的組織和資助需要一場革命。它的規模必須與學校和大學教育不再是相對少數人享有的特權時發生的改組類似——那些人有錢,或者那些接受過政治、宗教或教學等職業培訓的人。隨著教育向所有人開放(至少在理論上),在一個人完成大部分教學而很少或根本沒有培訓的情況下,以小組形式提供學費不再可行。各國引進學科專家作為教師;他們限制班級規模,試驗新的教育技術,

確保博士培訓走出 19 世紀加入 21 世紀

《邁向全球博士教育核心價值體系》的編輯和撰稿人都是高等教育研究、政策或實踐方面的專家,他們提供了各個國家的現狀概況,包括博士培訓創新的所有重要例子. 一些候選人在不止一位導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學,這樣如果與一位導師的關係惡化,學生就不會那麼孤立,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護。有些人參加額外的學習課程,或者定期評估他們的研究進展——這種指導方法更廣泛地發生在教育領域。

改革博士培訓就像調轉油輪。它會很慢。這將需要規劃和資源。但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大規模的變革,就像小學、中學和大學教育改革時發生的那樣。如果我們的領導人希望科學家為社會更加努力地工作,那麼他們反過來需要與研究合作,以確保博士培訓最終走出 19 世紀並加入 21 世紀。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