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洪存正 報導
為了協助台電因應今年估計超過二千七百億元虧損,經濟部日前釋出訊息,三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時,將進行電價調整討論。台電亦先行損益評估,結果是電價必須調漲三成以上,才可能有效抑低今年虧損並獲利。
部分企業主認為,台電發電成本上升是錯誤能源政策導致,政府不該躁進廢核。經濟部立即反駁說台電虧損無關能源政策,單純是因國際燃料價格上漲,並強調即使是擁核國家,虧損也一樣嚴重。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表示,過去五年,國內電價僅在二○一八年四月調漲三%,其後歷經四年七次的審議會,均決定不調整。一直到去年六月廿七日,審議會才決定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當時的平均漲幅為八.四%,但台電全年依舊虧損嚴重。
葉教授說,電價長年凍漲後果,是台電售電價格(每度二.七元)無法反映發電成本,且兩者差距愈來愈大,終於造成去年一口氣出現二六七五億元鉅額虧損。台電售電價格歷經多年凍漲後,早低於總體發電成本,去年火力發電占比高達八十二.四%,台電每售出一度電立賠一.二元。
當然,肇因於俄烏戰爭的國際燃料價格飆漲,是不可忽略因素,但另有其他兩項因素不能忽視。葉教授指出,第一,去年每度平均躉購費率達五元的光、風兩電發出一四○億度電,讓台電增加近三三○億元淨支出;第二,核電去年發出二三七億度電,但較二○一九年短發八十六億度,因此讓台電必須多付近二五○億元發電成本。
他說,事實上,計入便宜核電與高價光風兩電在今年注定出現的消長,台電自估的三成電價漲幅顯然過度保守,恐怕連五成以上調幅,都不見得能轉虧為盈。此外,經濟部關於擁核國家售電虧損更嚴重說詞,根本禁不起檢驗。去年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包括法國)核電占比超過四成,火力發電若是主力,自然躲不掉燃料價格上漲衝擊。
葉教授進一步說明,以韓國為例,國營韓國電力公司去年虧損高達台幣七千二百億元,據此遂稱其虧損較台電嚴重許多,非常不恰當。一方面是因為韓電年發購電量超過五五○○億度,超過台電年發購電量的兩倍,無法直接相比;另一方面韓電主要負責全國輸配電業務,其購電來源僅核電與水電為國營,另有近六成五電力購自民營火力電廠。民營公司毋須面對政治凍漲,售電除考量燃料成本,也納入一定利潤,致使韓電每度電購入價格達七元台幣。不過,韓電今年調漲電價後價格卻是三.八元台幣,主因正是國營電力中的便宜核電占比近三成,藉此壓低售電價格。
葉宗洸教授說,我國能源自產率本已嚴重不足,現行能源政策不啻加重對化石燃料的進口依賴,被墊高的支出自然得全民承擔。錯誤既成,經濟部仍應秉持使用者付費精神,進行全面性電價調整,以鄉愿心態選擇性調漲後,再用全民稅收補貼單一事業體,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