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姮燕(Heidi Chang) 義守大學助理教授 / 美國普度大學餐旅與觀光管理博士
一個城市的觀光特色,不一定要靠硬體建築形塑,但得讓觀光客,想到這個城市,就直接想到這城市的特色,進而想要購買這個「觀光產品」,並且能有重遊意願(revisit intention),一來再來。
彰化市,就有個全台灣獨特、無法取代的「地標」級資產:扇形車庫(roundhouse)。日治時期,縱貫鐵路由北至南分別在台北、新竹、彰化、嘉義、高雄及高雄港六處,設有半圓弧狀車庫,庫房建築物以「調車轉盤」為中心,呈現放射狀的十二股道,方便維修、調整和存放蒸汽機關車。彰化機務段(Changhua Rolling Stock Branch)是台灣鐵路管理局位在彰化車站附近的車輛基地,曾是台鐵中部地區車輛維修的大本營,也是縱貫線上最重要的車輛中繼站,而這座建於日治時期(大正11年、西元1922年)的彰化扇形車庫,其檢修功能從早期的蒸汽機車到現代的電力機車皆具備,並在西元2000年公告成為國定古蹟,也在其他五座扇形車庫悉數拆除後,成為全台僅剩之保存完整、兼具使用功能及觀光特色的鐵路資產。
位在彰化市,台灣僅存的扇形車庫,為台灣經歷蒸汽火車時代的代表性建物,不僅在台灣鐵道文化資產上有其重要性,也符合文化觀光所具備的條件。因此,發展扇形車庫的觀光資源,應在不破壞文化資產的前提下,讓文化資產與觀光維持良好的共生關係,並讓文化資產融入生活,符合世界文化觀光永續經營的方向。
目前扇形車庫開放遊客參觀,由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彰化機務段管理,平日周二到周五僅開放下午一點到四點,例假日開放時間為十點到四點,但因為車庫仍具運作功能,遊客僅可以在開放時段,到軌道區參觀停放在扇庫的火車,拍照留念,停留在車庫參觀的時間,大約半小時。正因目前扇形車庫仍在運作且由機務段內部人員管理,湧入觀光人潮勢必會影響台鐵員工作業,且遊客觀賞可走動的範圍,屬於機務段內部領域,台鐵員工作業時無法顧及遊客動向,容易在安全上產生疏漏、增加管理上的額外負擔。加上屬於鐵道機關用地,受限原有配置規劃,扇形車庫周邊腹地狹小缺乏規劃,就難讓遊客增加停留的時間。
而目前台灣各城市,已有許多由公家機關舊宿舍或倉庫重新改造的觀光景點,但仍多以咖啡廳、餐廳、文創、手做產品為主,例如台北市的「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台中市的「范特喜文創聚落」、高雄市的「駁二藝術特區」等。華山與駁二,都為較大範圍的建築群,能做整體規劃;相較之下,彰化扇形車庫周遭已與社區連結,且在沒有整體規劃下,顯得凌亂,又缺乏較大的停車場及行人友善的徒步區,觀光的動線規劃較差。因此,若能將彰化扇形車庫周邊荒廢的台鐵宿舍區重新改造與活化,會是這彰化獨特觀光地標永續經營時發展的方向。要在不影響車庫運作的前提下,考量扇庫觀光區域狹小的限制,可透過增加觀光客在「周遭」商圈停留及活動的時間,增加觀光收益及產值。
獨特的硬體地標,是台灣其他文創商區所缺乏的,而扇形車庫既已存在,周遭的台鐵宿舍區也保留日式建築的風格,即可複製台中「范特喜」的成功經驗,讓舊社區重新營造帶入觀光軟實力。范特喜綠光計劃以Fantasy的理念來「新生」老房、「綠化」老房,將閒置老舊建築以「綠建築」的概念,進行空間改造及分割,將各類型不同產業的微型創作者帶入成為聚落,開啟與巷弄居民共生的生活連結。而彰化扇形車庫與周邊社區緊鄰,且腹地狹小,若能從扇庫旁的員工宿舍開始帶入新創企業、文創工作者進駐,也可以帶動周邊聚落的發展,結合藝術、人文、創意。
除了活絡周遭老舊建築物,彰化扇庫周遭徒步20分鐘的路程,若能規劃出行人專用道或是自行車步道,以扇形車庫為圓心,輻射出去能步行到達的傳統美食攤商作為據點,就可以把彰化的美食,規劃一日遊或半日遊。舉凡彰化人從早吃到晚可自成爌肉飯地圖的特色爌肉飯,到其他縣市不曾聽聞的豆標、地骨露、燉露、糯米炸、卦山燒、貓鼠麵、蛤仔麵、拉仔麵、芋沙餅、涼圓,到其他縣市或許有但具彰化特色的肉圓、炸菜頭粿、杏仁露、素食、木瓜牛乳、麵茶等,應做出系列的介紹及攤商雙語標示,再加上食品安全衛生的改進。如此一來,把全台唯一僅有的扇形車庫,結合彰化特色小吃及文創活動,這一天下來大胃王都裝不下的美食、體驗不完的文化體驗,加上看不膩的火車頭,觀光客豈能不一來再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