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把燈點亮,對現代人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沒人會覺得這有甚麼最過或邪惡。不過,當人類都把人造光當成理所當然,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政在違反自然,也在傷害我們的環境,包括造成其他物種局部或全球滅絕的危險。
文 / 于思 綜合報導
地球上的光污染一直在增加。從高空拍攝的地球夜半球的圖片和視頻,人們一般只會被城市燈光的「美」所震撼,就像聖誕樹上的燈一樣。他們不認為這些是污染的圖像。這就像欣賞汽油在水中產生的彩虹色之美而沒有意識到這是化學污染。必須大大提高人們對夜間人造光的認識,而不是將其視為總是積極的事情,而是將其視為真正的污染物。
據《科學》(Science)期刊最新報導,地球上夜間的人工照明導致光污染迅速增加。通過分析過去 12 年來世界各地的公民科學家所做的數萬次觀察,作者發現,由於人造光,夜空中最暗的星星正被每年增加 10% 的天空背景所掩蓋。
光污染是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地球上的生命在白天的陽光和夜間的星光和月亮的光下進化。超過自然條件下自然光量的人造光,引入生態系統將引發動物行為的變化。一些物種,包括捕食者,可能會利用更多的光線。其他物種將面臨局部或全球滅絕的危險,這將減少生物多樣性。
此外,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會減少褪黑激素的產生以響應夜間的人造光。褪黑激素是一種基本激素,可控制動物的內部生物鐘,從而控制動物生理學。缺乏這種激素可能會對健康產生許多負面影響。還預計生產、安裝和操作室外人工照明所需的過程會將溫室氣體釋放到大氣中並導致全球變暖。估計會產生 2000 億千克二氧化碳來產生戶外照明所需的約 400 太瓦時電能。
大多數人將人造光與道路安全和人身安全聯繫起來,但這些聯繫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證據支持。因此,年復一年,安裝了更多的燈來照亮夜晚。然而,顯著的負面影響正在上升。天文學家很快意識到夜間的燈光會影響他們的研究,因此他們將天文台搬到離城市更遠的地方。不幸的是,隨著戶外燈的廣泛使用,這種策略變得不那麼有效了。此外,隨著光技術效率的提高,同樣的錢可以提供更多的照明。這轉化為新燈的蓬勃發展,照亮道路、建築物和自然景觀;用於數字廣告牌;以及用於花園「美化」等應用。更糟糕的是,數以千計的衛星正被幾家公司發射到近地軌道。這將阻止全人類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欣賞純淨的天空。例如,夜間在國家公園的荒野體驗可能會越來越受到城市和巨型衛星星座的影響。星夜的消失對所有文化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損失。
科學家提交了超過 50,000 次觀察——使用肉眼——來探測一個地點中可見的最暗的星星。這些數據使作者能夠確定夜空的背景亮度。夜空越亮,人眼必須越亮才能看到星星。對過去十幾年(從 2011 年到 2022 年)的數據分析表明,人造光導致的天空亮度在世界範圍內以驚人的平均每年 10% 的速度呈指數增長,即在不到 8 年的時間內翻了一番。這一增長遠高於根據國防氣象衛星計劃和 Suomi 國家極地軌道夥伴關係衛星 這種差異的部分原因可以解釋為這些衛星無法檢測到 LED 發出的藍光,LED 大約 10 年前開始在戶外使用。這些衛星也無法檢測到幾乎水平發射的光,例如來自超亮 LED 廣告牌和建築物立面的光。配備多波長和多角度監測能力的下一代衛星必須克服這些弱點而這正是全球環境問題應得的。
科學家的大部分數據來自歐洲和北美。這並沒有從調查結果中減去價值;相反,它們得到加強,因為這些大陸顯示出持續或略微減少的光污染趨勢,如衛星所確定的那樣。其他大陸顯示衛星的光污染趨勢增加,因此當公民科學數據可用時,這些大陸預計會有更大的增加。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已經進行了控制光污染的嘗試,包括將光瞄準地平線以下。這種方法是不夠的,因為任何新的光,即使被屏蔽,在從被照亮的表面反射後也會對夜間環境造成污染。將光視為真正污染物的新方法可能包括在其生產中引入總量上限和紅線,這些都是基於光污染指標的控制,例如夜空天頂亮度或來自整個天空的地面照度。這類似於通過立法干預(例如美國的《清潔空氣法》)實現的大多數空氣污染物的減少。
光污染是一個環境問題,因此應該正視和解決。這可能會恢復動物和人類對未受污染的夜間環境的需求。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