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spot_img
17.4 C
Taiwan
2023 年 11 月 29 日
spot_imgspot_img

【巴枯寧專欄】烏克蘭勇敢的科學家感人記事

這是一封烏克蘭勇敢的科學家亞娜蘇奇科娃(YANA SUCHIKOVA)在...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何需用國人超徵稅收補助外籍旅客來...

文 / 張姮燕 ( Chang Heidi ) 義守大學助理教授 / 美...

【洪存正專欄】切割工作!自己找樂子!

尼基弗雷斯特(CAREER FEATURE)最近在《自然》(Nature...

最適合台灣新手的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特...

自從虛擬貨幣開始盛行後,周邊也有不少朋友想要加入這個行列但又不知道從何開...
-Advertisement-spot_img

人口學專家:誤判疫情導致中國少出生約兩百萬人

- Advertisement -spot_imgspot_im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人口學專家易富賢最近撰寫文章,針對疫情給中國人口結構的影響做出獨特的分析和預測。易富賢指出,由於中國對於疫情死亡人數存在誤判,才導致了嚴厲的清零防疫政策。

中國官方宣稱,過去三年的嚴厲抗疫政策挽救了上千萬人的生命。但是易富賢認爲,如果中國的抗疫政策與美國同步,死亡人數只會有一百多萬人而非上千萬。

2020年5月,他就發表一篇論文,建議中國放鬆抗疫政策,並預測世界、中國、美國因疫情死亡人數會分別是1520萬、351萬和110萬,之後就能實行羣體免疫。不過,中國多家媒體只發表了他對中國出生人數下降的預警,但未發表他對死亡人數的預測。

易富賢說:“中國的抗疫政策如果跟美國同步的話,大概只會死亡一百多萬人,而不是主流學者所預測的上千萬人。由於這個上千萬人(死亡)的預測,導致中國下下(策)地實行了三年的抗疫政策,所以整個的三年抗疫政策是完全被一種錯誤的預測所誤導。嚴厲的抗疫政策,會導致中國在2021-2023年少出生大概兩百萬人。中國放棄清零政策之後,病死數不會如目前學者們所預測的一、兩百萬人,而是可能不到五十萬人。”

美國截至到2022年底,染疫共死亡112萬人,和他的預測非常接近。那麼,易富賢所說的,“如果中國的抗疫政策與美國同步,只會死亡一百多萬人”的結論,根據是什麼呢?

易富賢說:“如果中國的抗疫政策與美國同步的話,用美國2020年到2022年底的年齡別的死亡率,如50歲死亡多少,80歲死亡多少,然後用中國的年齡結構來推算的話,會死亡360多萬,與我當時預測的351萬很接近。“

除了年齡別死亡率,易富賢還採用了美國的亞裔和東亞裔的人口染疫死亡率來進行推算:“如果中國的抗疫政策與美國同步的話,根據亞裔(狀況)的推算的話,中國應該死亡216萬。如果根據東亞裔的年齡別死亡率的話,那麼中國應該只死亡100多萬。”

易富賢談到,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中國傳染病專家張文宏曾預測,美國要死亡600萬人;鍾南山也曾預測,全球將死亡4500萬人。直到現在,鍾南山還在說,中國三年來的嚴厲抗疫政策避免了2000萬人的生命損失。對於這些所謂“主流專家”的預測,易富賢是怎麼看的呢?

“我的推測是建立在幾個轉變,從醫學到人口學,從人口學到醫學再到社會學,整個經過一個跨學科的轉變。但是醫學專家、流行病學家,他們是簡單地根據總人口的死亡率,然後簡單地推算。因爲他們的知識結構都是一個片面的知識結構,而整個社會是一個非常複雜而高度關聯的社會,現在靠單一的學科知識是很難把握社會規律,很難解釋社會現象。” 易富賢說。

三年的疫情和嚴厲的抗疫政策除了導致死亡人數上升,也導致中國經濟減速,失業率飆升,結婚和生育人口也隨之下降,出生人口減少。

易富賢說:“疫情和嚴厲的抗疫政策會導致中國2021年到2023年少出生200萬人,這個生命損失是很慘重的。因爲預期生命是78歲,那就損失了1.56億年的生命,這對今後幾十年的社會經濟活力都有很大的影響。”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編輯中心
編輯中心https://vigormedia.tw/
銳傳媒 編輯中心 https://vigormedia.tw/

Latest news

Related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