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植系、碧桂園等大型與房地產業相關的企業接連爆出債務違約之後,又一家大型信託公司—中融國際信託也發生類似問題,加深市場恐慌,打擊中國經濟復甦的希望。
中融信託有國企背景,是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驚傳爆雷,恐引發寒蟬效應。中國媒體報導,截至2022年尾,中融信託存續信託計劃1,633個,自有資產304億元,公司及各子公司受託管理資產總規模達7,857億元。受託管理資產中,公司管理信託資產6,293億元,佔80.1%。子公司受託管理資產1,563億元,佔19.9%。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至少達3,500億元。
消息指出,中融信託有產品逾期,未能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涉及本金金額逾9,000萬元人民幣,至少三間上市公司受其影響。金博股份、南都物業和鹹亨國際已分別發布通告稱,它們購買的中融信託產品未能按期收回本金和收益。
中融信託的主業中很大一部分跟房地產業有關。中國影子銀行業的規模高達三萬億美元,與英國的經濟規模相當。從去年以來,隨著房地產業的問題逐漸惡化,影子銀行所存在的巨大風險格外令人擔憂。
一系列違約事件造成廣泛衝擊,許多個人投資者購買了它們提供的各種高回報理財產品。在消費者信心已經非常脆弱的情況下,這些公司一旦不能履行它們的正常兌付責任,必然給消費者的信心帶來進一步的打擊,尤其在沒有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況下。
美國巴克萊銀行等主要銀行紛紛下調了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佔中國經濟1/4的房地產市場惡化的速度超過了預期。巴克萊將中國今年GDP增幅從原來的4.9%下調至4.5%。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