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議會(PARLACEN)週一(8月21日)投票決定取消台灣二十多年的永久觀察員資格,並由中國取代。中國在拉丁美洲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使台灣逐漸受到邊緣化。
外交部周二(8月22日)發聲明表示“為維護國家主權及尊嚴,決定自即日起正式退出中美洲議會”。聲明譴責提出“排台納中”一案的尼加拉瓜黨團及部分親中議員,指其“罔顧台灣對該議會及中美洲區域統合與發展的長期貢獻,不惜分化議會內部團結及破壞中美洲地區民主及和諧”。
中美洲議會由六個國家組成,總部設在尼加拉瓜首都馬那瓜,此次會議在此舉行。當地議員提出,台灣在該組織的觀察員地位為非法,並提議將中國納入其中。中國始終堅稱台灣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中美洲議會在一份聲明中援引聯合國在1971年將台灣驅逐出聯合國、並支持中國的決議,稱這表明台灣是“中國大陸的一個省份,這使其不具備作為獨立國家參與的資格”。
外交部批評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Daniel Ortega)政權“自甘淪為中國馬前卒”,稱其錯誤引用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及操弄所謂“一中原則”謬論,損害台灣的權益及地位。台灣外交部同時強烈譴責中國打壓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及公然干預台灣民主選舉。
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西半球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Tim Kaine)和首席共和黨成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共同譴責了這次投票。
他們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自1999年以來,台灣作為中美洲議會永久觀察員一直是其強而有力的合作夥伴,促進了我們這一半球的良善施政與經濟發展。”
近年來,隨著中美洲議會成員國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巴拿馬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都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
瓜地馬拉是中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目前唯一仍然承認台灣的中美洲議會成員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