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于思專欄】中國農用抗生素...

【于思專欄】中國農用抗生素消費量名列第一

Date:

薩拉·里爾登剛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發表的<儘管存在耐藥性擔憂,但抗生素在農業中的使用仍將飆升>(Antibiotic use in farming set to soar despite drug-resistance fears)分析發現,農業中抗菌藥物的使用遠高於報導的數量。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計算許多國家在農業中使用的抗生素數量。

文 / 于思 綜合報導

一項分析顯示,儘管正在努力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但在 2020 年至 2030 年期間,抗生素在畜牧業中的使用(抗生素耐藥性的主要原因)預計將增長 8% 。在農業中過度使用抗生素被認為是導致人類無法用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增加的主要原因。雖然抗生素對於治療家畜感染可能是必要的,但它們通常用於在擁擠、不衛生的條件下加速動物生長和預防動物疾病。

許多政府一直在努力製定或執行規則以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例如,儘管包括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地區在內的許多國家都禁止使用促進生長的抗生素,但製造商只能說他們銷售的藥物是為了預防疾病。

該研究的合著者、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空間流行病學家 Thomas Van Boeckel 表示,研究人員也一直在努力計算特定國家使用的抗生素數量,因為大多數國家不公開發布其農業抗生素使用數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相反,許多人將數據發布給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WOAH),該組織將國家/地區的抗生素數據分為各大洲,因此研究人員只能看到這些數據。大約 40% 的國家根本沒有向 WOAH 報告他們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世界上大多數關於抗生素使用的數據都是不可信的,」van Boeckel 說。

為了估計 229 個國家/地區的抗生素使用情況,Van Boeckel 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流行病學家 Ranya Mulchandani 以及其他同事合作,從各國政府、農場調查和報告獸醫使用抗生素的科學文章中收集數據。他們將這些數據與全球農場​​動物數量的數據以及公開報告這些數據的 42 個國家的抗生素銷售數據進行了交叉引用。從那裡,他們推斷出其餘 187 個國家的趨勢。

各國抗生素消費情況,中國在 2020 年按國家/地區排名前 10 位的抗菌素消費量中名列前茅。該團隊計算出,非洲的抗生素使用量可能是 WOAH 報告的兩倍,亞洲的使用量比報告的高出 50%。作者將此歸因於這些地區的許多國家沒有對 WOAH 調查做出回應。作者在計算中考慮到這些因素後估計,到 2030 年,全世界每年將在家畜中使用約 107,500 噸抗生素,而 2020 年這一數字將略低於 100,000 噸。亞洲的抗生素使用量最高,尤其是中國——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到 2030 年。研究人員還估計,由於對肉類產品的需求增加,抗生素使用量將在非洲增長最快,在 2020 年至 2030 年期間將增長 25%。

然而,Mulchandani 警告說,42 個數據共享國家中的大多數都是高收入國家,這意味著它們使用的抗生素類型和用途可能並不代表所有國家。去年 11 月在阿曼馬斯喀特舉行的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部長級會議上,包括主要農業生產國俄羅斯和印度在內的 39 個國家承諾到 2030 年將其農業抗微生物藥物使用量減少 30-50%。即使該目標沒有實現,位於愛荷華市的非營利組織 Keep Antibiotics Working 的項目主管史蒂文·羅奇 (Steven Roach) 表示,該協議意味著這些國家更有可能開始發布有關其抗生素使用情況的基線數據。“這表明,如果有全球意願,就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減排,”他說。與此同時,他補充說,最新研究中使用的方法類型是了解全球抗生素使用情況的唯一途徑。

Van Boeckel 說,在未來,他的團隊將模擬情景,例如如果更多國家採用更嚴格的抗生素分配方法(如瑞典所採用的方法)會發生​​什麼情況,這需要獸醫開具抗生素處方才能用於動物。他補充說,使使用數據更易於公開獲取,可能會導致不負責任地使用抗生素的國家和農業生產者承擔更多的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