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韓退之專欄】中國能給烏克...

【韓退之專欄】中國能給烏克蘭穿針引線嗎?

Date:

北京努力平衡與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Bonny Lin在《Foreign Affairs》發表的<中國能給烏克蘭穿針引線嗎?>( Can China Thread the Needle on Ukraine?)說,如果北京最終確實提出任何解決戰爭的具體建議,那麼即使是看似中立的建議,例如凍結戰鬥,也有可能優先考慮俄羅斯的利益。北京正在發出信號,表示它希望發揮更積極的外交作用。

文 / 韓退之 綜合報導

4月 21 日,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宣稱,克里米亞是否屬於烏克蘭「取決於人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他火上澆油說「前蘇聯國家在國際法中沒有有效地位」——不僅質疑烏克蘭的主權,也質疑十幾個蘇聯成員國的主權。這些煽動性言論激起廣泛譴責,80 名歐洲議員敦促法國政府驅逐盧。北京試圖淡化這一情況,稱盧只是表達了他的個人觀點。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了電話,雙方承諾已久。儘管一些觀察家歡迎這一呼籲,認為這是為了遏制盧的言論造成的損害,但其他人懷疑大使的言論是為了試探如果中國正式接受他的立場,歐洲將作何反應。應習主席的號召,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於 5 月初訪問了德國、法國和挪威。而本週,中國新任處理烏克蘭衝突問題特別代表李輝將訪問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討論如何實現「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

中國的努力可能會高調但收效緩慢

這些事件使人們注意到北京為平衡其在烏克蘭的相互衝突的目標而進行的鬥爭。中國希望優先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它最強大的戰略夥伴,在衝突中偏袒鄰國。與此同時,北京希望確保歐洲不加入反華集團——這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目標,因為中國決策者對他們能夠阻止美中關係惡化的看法越來越悲觀。這些擔憂導致中國試圖將自己標榜為中立,並限制對俄羅斯的部分支持。然而,隨著戰爭的拖延,北京發現這種地位越來越難以維持,而且這場衝突正在削弱其最親密的戰略夥伴,同時使中國的安全環境更加複雜。

因此,北京已經退出場外,開始斡旋, 讓雙方回到談判桌前。它闡明了全球安全願景,發布了一份關於烏克蘭的立場文件,並任命了一名特別代表來與捲入衝突的所有各方進行接觸。 它似乎也在探索重塑烏克蘭衝突的方法作為一個受悠久而復雜的歷史驅動的國家,目的是削弱對烏克蘭的外部援助並捍衛俄羅斯的利益。然而,在發揮這種更積極的作用時,中國的努力可能會高調但收效緩慢。中國所做的可能只是足以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樂於助人和負責任的全球領導者,但還不足以對以雙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條件結束烏克蘭衝突負責。

中國可能會從長期戰鬥中獲益

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久,中國主要專家就戰爭的影響和軌跡提供了一系列評估。許多人最初評估衝突將是短暫的,有些人甚至預測它不會對歐洲以外的地區產生地緣政治影響。儘管衝突不會很快得到解決,但北京的傳統智慧是中國應該保持其不干涉的角色。戰爭開始一個月後,一群來自不同學科的中國頂級戰略家,包括Unrestricted Warfare的作者,這本 1999 年出版的關於新的非軍事和非致命戰爭方法的有影響力的書,非正式地聚集在北京,分析烏克蘭衝突對全球秩序的影響。他們評估認為,衝突不太可能很快結束,而中國可能會從長期戰鬥中獲益。中國他們認為,美國應該保持中立,以便將危機轉化為重塑與俄羅斯、美國和歐洲關係的機會,隨著戰爭的拖延,所有這些國家都將付出越來越大的代價。

敦促中國承擔新的責任

中國戰略家主張向俄羅斯提供秘密援助,以確保其能夠堅持戰鬥而不至於崩潰。然而,他們建議不要完全加入莫斯科的陣營。這些專家認為,這場衝突可能為北京提供一個部分緩和與美國關係的機會,特別是因為與美國總統拜登政府合作的機會比與未來可能的特朗普政府合作的機會更大。

他們還建議北京在衝突結束後發揮積極的外交作用。中國應該提倡大多數國家支持的立場——例如尊重主權和摒棄冷戰思維——讓自己以有利於自身的方式塑造國際反應。他們還敦促中國承擔新的責任,包括充當這一新興國際秩序的仲裁者和規則制定者。

「親俄」的看法損害中國在歐洲的聲譽

儘管中國做出了努力,但大多數發達國家仍將其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視為非常親俄。儘管尚不清楚中國領導層是否完全同意這些專家的立場,但北京採納了他們的許多建議。例如,中國試圖在烏克蘭衝突中將自己定位為中立。政府在二月份發表的關於烏克蘭的立場文件中,也包括了這些中國專家關於尊重國家主權和摒棄冷戰思維的具體觀點。

然而,戰略家們對北京有能力將衝突轉化為優勢的謹慎樂觀很快就與現實發生了衝突。儘管中國做出了努力,但大多數發達國家仍將其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視為非常親俄。許多中國分析人士擔心,這種看法會損害中國在歐洲的聲譽,導致各國政府和公眾將中國視為敵人。同樣,即使烏克蘭衝突拖延,美中關係也在惡化。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反應也加劇了全球對北京可能打算對台灣使用武力的擔憂,從而加強了國際社會對台北的支持——並惡化了中國自身的安全環境。

這場戰鬥代表了北約支持的代理人戰爭

到 2022 年年中,中國專家認為烏克蘭的長期衝突損害了中國的利益。該國國內的主流觀點認為,這場戰鬥代表了北約支持的代理人戰爭,目的是削弱俄羅斯這個中國在反擊西方打壓和包圍方面的朋友。許多人認為美國是這場衝突的主要受益者:它在支持烏克蘭的鬥爭中吸取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包括對俄羅斯實施強制性制裁,並可能在未來對中國使用同樣的策略。與此同時,戰爭使華盛頓得以加強和振興其在歐洲及其他地區的聯盟。中國專家認為,烏克蘭衝突顯然削弱了俄羅斯,但不太確定美國或歐洲是否同樣受到影響。

過去一年,北京對烏克蘭衝突的擔憂加劇。不僅俄羅斯面臨烏克蘭強大的軍事抵抗,武器彈藥所剩無幾,中國專家也擔心美俄直接對抗和核升級的可能性。這兩種情況都可能使中國無法袖手旁觀。中國分析人士判斷,如果俄羅斯感到有輸掉戰爭的風險,俄羅斯可能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核武器,中國媒體報導了俄羅斯一再的核威脅以及涉及其戰略核力量的 2022 年 10 月演習。然而,從北京的角度來看,使用核武器的威脅並不僅僅來自俄羅斯。中方認為,北約也進行了核武力威脅,包括與俄羅斯的核演習同時進行的核威懾演習。

不使用核武器、不打核戰爭,防止發生核戰爭

這些擔憂在習近平關於烏克蘭戰爭的不斷升級的言論中顯而易見。習近平 11 月在北京會見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時表示,國際社會應「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主張不使用核武器、不打核戰爭,防止發生核戰爭」。歐亞大陸的核危機。」 當月晚些時候,他在巴厘島與拜登討論烏克蘭危機時表示,「衝突和戰爭沒有贏家」,「大國之間必須避免對抗」。

中國媒體報導的故事反映了中國對烏克蘭的擔憂。12 月,中國報紙分享了俄羅斯專家的評估 ,認為烏克蘭衝突有可能導致美俄在 2023 年發生直接軍事對抗。中國媒體還將 3 月中旬俄羅斯戰機擊落美國無人偵察機的事件視為驗證這些擔憂,並轉載了西方的分析,認為這一事件標誌著美國和俄羅斯軍隊之間的第一次直接身體接觸。

習近平「抓住機遇,創造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北京發現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出現裂痕。中國國家安全部下屬的領先研究機構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2 月下旬發表的一份報告評估稱,西方領導人「可能反對對烏克蘭的長期援助,並對此感到厭倦」。它注意到,德國、法國和英國的領導人已開始向澤連斯基施壓,要求其與俄羅斯談判,美國國內也有聲音呼籲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並需要達成和平解決。在他的四月中呼應這種思路在與澤連斯基通電話時,習近平指出,對於衝突,「理性思考和聲音正在上升」,因此「抓住機遇,創造有利條件」以解決衝突很重要。

這些事態發展,加上國際社會不斷要求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援助的壓力,導致中國政治局委員王毅在 2 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警告說,衝突可能會「升級和曠日持久」。他重申了習近平的觀點,即戰爭沒有贏家,並補充說烏克蘭衝突「不應再繼續下去」。不久之後,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表示,中國非常擔心衝突可能「失控」——這是北京第一次使用這個詞。

北京誓言要改變地區和全球緊張局勢

這些不斷變化的評估導致北京改變了對烏克蘭衝突的態度。儘管此前一直處於觀望狀態,但近幾個月來中國謹慎地步入了舞台。特別是,中國政府旨在將自己描繪成能夠解決國際衝突的關鍵角色。2 月 21 日,它發布了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闡述了習近平關於如何解決世界面臨的安全挑戰的願景。 該文件承諾「消除國際衝突的根源」和「改善全球安全治理」。它還批評華盛頓廣泛的全球影響力,誓言要改變地區和全球緊張局勢在美國領導下「頻繁發生」的事實。

三天后,中國發布了一份關於烏克蘭的立場文件,其中列出了政治解決衝突的十多項廣泛原則。該報附和莫斯科的談話要點,甚至拒絕提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侵犯其主權。但它確實包括一些似乎考慮到烏克蘭利益的要點——例如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性。

習近平呼籲由中立國家組成的「和平 20 國集團」

在此期間,中國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3月10日,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宣布達成恢復全面外交關係的協議。他們聲稱,這一突破是由於習近平的「崇高倡議」而實現的,代表了全球安全倡議的首次成功。事實上,中國並沒有發起這項努力——美國鼓勵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在 2021 年開始討論。中國最多為兩國提供一個解決分歧的好客場所,代表一個可以說服雙方的中立方。方以誠信經營。但這一成就可能讓習近平對他在其他外交戰線上能取得的成就過於自信。

在此背景下,習近平加大了在烏克蘭的力度。3 月初,他接待了克里姆林宮的親密盟友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然後前往莫斯科與普丁本人會面。3 月下旬和 4 月,習近平親自會見了多位世界領導人,討論了烏克蘭問題——不僅尋求與歐洲的聲音接觸,還尋求提升主要發展中國家的觀點。其中包括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他呼籲由中立國家組成的「和平 20 國集團」發揮主導外交作用。然後在 4 月下旬,習近平應烏克蘭的要求致電澤倫斯基,並指定一名特別代表與各方就如何達成衝突的政治解決方案進行接觸。

北京努力讓國際社會相信它是一個誠實的掮客

總的來說,中國可能認為其外交努力使其在決定戰爭進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它認為戰爭被美國操縱和拖延。外交可以讓北京轉移批評,試圖為衝突設定新的敘述,並可能以有利於它的方式塑造結果。中國還可以利用其與各方坐下來的能力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迫使其他國家尊重其利益。法國總統馬克宏 4 月份公開聲明支持美國保衛台灣的議程不符合法國的利益,這可能至少部分是出於巴黎希望中國在烏克蘭發揮建設性作用的願望。

中國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其外交努力發揮其優勢取決於該國尋求推進的具體方式。北京尚未就如何解決烏克蘭衝突提出具體建議。如果它在朝鮮問題六方會談中的做法或它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之間的斡旋可以作為其在烏克蘭努力的指南,那麼沒有人應該期望中國提出創造性的外交建議。儘管北京或許能夠讓雙方坐到談判桌前,但要讓國際社會相信它是一個真正誠實的掮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外部政治經濟和軍事支持枯竭,烏克蘭將無法維持戰鬥

儘管北京強調其看似中立地推動通過直接對話尋找和平之路,但其將美國和北約描繪成通過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來助長衝突是其傳遞信息的一個重要方面。這種說法旨在團結全球南方,並試圖削弱美國和歐洲關於國際社會應支持烏克蘭反對俄羅斯入侵的論點。

現實情況是,如果外部政治、經濟和軍事支持枯竭,烏克蘭將無法維持戰鬥。美國和歐洲已經要求旁觀的國家幫助補充烏克蘭的武器儲備,如果各國對此持謹慎態度,中國推動對話可能會對基輔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與此同時,中國要求立即停火的呼籲可能會讓俄羅斯在其仍控制著烏克蘭大部分領土的情況下鞏固其成果。

北京沒有表現出任何讓莫斯科付出代價的意願

中國不斷演變的外交政策話語也不利於烏克蘭。中國專家正在努力解決北京強調尊重主權與拒絕將衝突描述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間的矛盾。一些中國學者提出,主權和領土完整應該只是中國要平衡的12項核心原則之一,換句話說,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需要完全尊重的價值。

但如果中國要堅持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不容談判的立場,那麼盧沙野對後蘇聯國家主權的質疑或許是解決之道。很明顯,儘管盧的言論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但北京除了否認他的言論外,還沒有以任何方式公開譴責他。上週,中國外交部甚至否認盧被召回中國的「虛假信息」,為他辯護。

北京可能指望西方分裂和疲勞加劇

盧的評論實際上符合中國兩個談話要點的精神: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有「合理的安全擔憂」,烏克蘭危機是由「深刻的歷史背景和復雜的現實原因」引起的。換句話說,北京可以爭辯說,俄羅斯 2022 年的入侵實際上並未引髮烏克蘭的衝突。如果是這樣的話,俄羅斯就不是唯一的侵略者,解決衝突需要進一步追溯到烏克蘭(和克里米亞)是蘇聯一部分的歷史時期。這可能更容易推動政治解決方案,讓俄羅斯保留對其征服的烏克蘭部分地區的控制權。

中國不需要爭辯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在道義上是正確的——這樣的論點很可能會被西方拒絕。中國只是需要掩蓋戰爭的原因,以質疑美國和歐洲的道德至高點。隨著衝突的拖延,北京可能指望西方分裂和疲勞加劇,這可能會讓全球南方國家加大對西方的壓力,以結束戰爭。隨著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能力進一步耗盡,雙方都可能會發現自己正在尋找擺脫戰爭的出路。

一個有問題的和平締造者

國際社會不應對中方的斡旋寄予太大希望,也不應改變現有的遏制俄羅斯侵略或為結束衝突創造條件的努力。中國的努力很可能是高調的,但進展緩慢且實質上值得懷疑。

北京意識到達成任何形式的政治解決都將極其困難,並且不想在其努力不成功時受到指責。與此同時,它希望能夠取得任何進展。這些決鬥傾向在習近平聲明中國「沒有製造烏克蘭危機,也不是危機的一方」以及他聲稱北京不能在衝突升級時「袖手旁觀」時顯而易見。

如果克里姆林宮拒絕跟隨其外交領導,北京也沒有表現出任何讓莫斯科付出代價的意願。今年3月,習近平和普京發表聯合聲明,拒絕在國外部署核武器。但幾天后普京宣布他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器時,中國基本上避免批評他。

中國看似中立的建議也可能優先考慮俄羅斯的利益

中國將謹慎行事。除了將烏克蘭和俄羅斯拉到談判桌上之外,它將對提供任何其他東西持謹慎態度。事實上,北京很可能會專注於平衡其相互競爭的優先事項——一方面維持與莫斯科的關係,另一方面不會完全疏遠歐洲國家——方法是採取足夠的措施來轉移對其角色的批評。中國希望表明它是有幫助的,但它不想冒被指責在外交過程中將一方利益置於另一方利益之上的風險。

如果北京最終確實提出任何解決戰爭的具體建議,那麼即使是看似中立的建議,例如凍結戰鬥,也有可能優先考慮俄羅斯的利益。北京正在發出信號,表示它希望發揮更積極的外交作用,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