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本都愛聽故事,越是價值混淆的世代,故事更是供不應求。我們的生活被各種零散的,甚至是道聼塗説的資訊,即所謂的故事包圍著,生老病死,無所不在。沒有故事,我們的生活就失去重心,失去脈絡,更失去方向。儘管如此,科學家們還是迅速跳出來,表達了對此不屑一顧的態度。至少在科研和其他探索性的領域裡,對「說故事」似乎帶有詛咒的意味。
照這個說法,從海量的觀測事件或者資料中進行更廣泛的、嚴格的統計分析才是正道,個體反映的零星資訊只能分散注意力甚至是扭曲事實的作用。殊不知客觀和主觀之間的區別並不清晰,可以探討的餘地很大, 非黑即白的界線也許只在完美的歐幾里得幾何裡存在。任何以觀測或實驗為基礎的工作,只要是為了揭示事物的全貌,就需要綜合考慮統計資料和零散資料,也就是故事。
反故事主義(Anti-Anecdotalism),在科學成為「迷信」的世代,成為敘事的主流。但世人卻毫無警覺對這些「故事」嗤之以鼻的危險,因為科學離生活的實際經驗越來越遠,我們大多數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學數學、為什麼學化學、為什麼學物理、為什麼學一切的純科學各門學科,因為它們太不實用,與生活聯繫不了關係;但另一方面,因為升學主義,這些科學學門都是必考學科,使孩子們將它視為真理,並且以為科學才是對的,包括一切人文研究、人文思考、社會現象,都必須要科學做基礎,才能取信於人,在眼前的就是對「大數據」的迷信,連林百里都說,AI太迷人了,他不想退休,看來他是以為AI都是改變人類思想與生活的萬靈丹。
顯然地,科學從抽象進入具象,正在掌握人的思想邏輯,取平均值的數學方法帶給我們的是事物的抽象化,並且因為平均值的追尋,也使人庸俗化,破壞人的心靈中最珍貴的想像力及創造力。一些著名的物理學家最近質疑是否還需要哲學,原因是科學已經使哲學走向消亡了。使我們對此感到困惑的是,不知道這是不是「反故事主義」的表現帶來的災難。因為哲學家、 詩人、藝術家,他們研究的東西就包括故事,比科學家,事實上更擅長解釋人類面臨的問題其背後的含義。
讓我們養成說故事的能力,不會說故事的人沒有創造力;不會說故事的人沒有想像力;不會說故事的人沒有熱愛生命、享受生命的能力。不會說故事的人甚至不會談戀愛,更沒有失戀的機會;不會說故事的人生下了孩子,會把孩子教成機器人,沒有趣味的人,不喜歡失敗的人,也因此人不成人,因為人生的養分就是失敗。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