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從去年起禁止美製晶片輸往俄羅斯,以打擊俄方戰鬥能力,但日經新聞4月12日揭露,俄羅斯在禁令下,持續透過各種途徑進口美國晶片,其中大部分據報經由中國大陸和香港轉運。有軍事專家相信,有商人把俄烏戰事視為商機,也反映了美國採取的制裁措施存在不少漏洞。
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美國隨即對俄羅斯實施出口管制,以阻擋俄羅斯取得軍用晶片。但根據日經新聞4月12日發表的調查報導,在過去一年多里,在美國的制裁令下,仍有價值數以億計的美製晶片輸往俄羅斯。
日經新聞透過印度一家市場研究公司,掌握俄羅斯從去年2月到12月期間的晶片進口數據,其中七成涉及英特爾(Intel)、超微晶片(AMD)、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美國晶片製造商的產品,總交易金額達到7.4億美元,與俄烏爆發戰爭之前比較,金額飆升10倍以上。這兩千多起交易有75%是從香港或中國大陸輸出。
美國之音報導,很多晶片進出口以民企名義來採購,這些進口商是在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才成立的,表面上購買一些民用晶片,再轉手以高價賣給俄羅斯,也有可能是俄羅斯的政府透過它們能掌握的民間企業,向這些公司採購。
法律界人士認為,即使遭到制裁,香港和其他地區的小型貿易公司大可以改頭換面繼續運營,要追踪這類公司對俄羅斯的供貨情況,談何容易。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