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新的領域,未來會是怎樣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氣氛,沒有人可以聲稱擁有所有的答案。但最能在進步的河流中航行的企業領導人是那些能夠簡單地看向下游並劃向水流的快速縫隙的先覺者–更快地走向未來。
文 / 洪存正 綜合報導
三年的新冠疫情,使更多的上班族愛上「在家工作」。傳統辦公室就像打字機一樣過時了。雇主們需要適應。這些變化並不是說要摒棄辦公室或永遠不見面;辦公室現在只是有不同的作用。過去我們印象中,老闆和員工,在煙霧繚繞的辦公室裡,身著精巧西裝,在馬提尼酒杯的碰撞下做出重大決定。也許很時髦的景象,如果電影或電視再出現這樣的畫面,可能被一眼看出是一個過去時代的遺物,它是一部老電影。
你以為已經進化的辦公室,今天也同樣不合時宜–無論是螢光燈下的一排隔間,還是矽谷的遊樂場式版本,都有豆袋椅和視頻遊戲室,以吸引工人呆到夜裡淩晨。但這些也已經是古老的歷史文物,因為進步是一條有著無情水流的河流。我們可以在如何駕馭水流方面做一些細微的調整,但最終它還是會順流而下,流向大海。未來。當大流行病襲來時,它衝破了沿海城市辦公大樓裡隔間的老舊、漏水的大壩。而現在,對於那些選擇看的人來說,未來是清晰的。
在10月份的哈里斯民意調查中,73%的遠端和混合型員工表示,如果他們的公司強迫他們全職在辦公室工作,他們可能會找到另一份工作。而自從在大流行初期採用了所謂的 「雲端總部 」後,「今日美國」報的一篇報導指出,求職者人數創下了新高,包括近20萬名女性和超過18萬名黑人、原住民和有色人種的求職者–與之前相比,分別增長了60%和46%。
報導說,「這種興趣的湧現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我們認為是更多聯繫、更公平、更有效、更包容和更靈活的工作方式。這是在你想去的地方生活,把你的工作與你的生活結合起來,而不是反過來。」
這不是坐在幾個小時的交通中進行日常通勤。它是能夠從學校接走你的孩子,而沒有人對你離開辦公室的時間持懷疑態度。它是通過你取得的成果來評判你的表現,而不是你從9點到5點坐在某個椅子上的能力。雲端總部並不意味著只是將長期存在的習慣搬到網上;相反,它需要發明一個新的工作空間,其規範和工具都誕生於雲端。
例如,將會議時間保持在四小時之內,有助於人們跨時區協作,避免會議疲勞。會議本身也可以變得更好。 一個 「一個Zoom,所有Zoom 」的準則(如果一個人撥入一個會議,所有人都會這樣做)使競爭環境更加公平,並將 「房間裡最響亮的聲音」效應降到最低,這種效應在不是所有人都親自出席的情況下可能發生。
像複雜的數字白板這樣的工具有助於複製科技工作者所熱衷的即時協作。從高級領導層的角度來看,我發現決策在雲端發生的效率更高–跳上視頻電話比把大家召集到會議室更容易。
允許員工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種優勢,因為當我們聽到更多的聲音時,公司會建立更好的解決方案。在我們不再要求人們搬到辦公室附近後,招聘庫自然擴大並多樣化。為了真正使員工能夠在他們想去的地方工作,「我們還決定不因為他們的居住地而限制任何人的報酬。這些變化並不是要摒棄辦公室或永遠不見面;辦公室現在只是起到不同的作用。我們更有意識地考慮如何以及何時親自見面。」
「員工在他們的日常工作環境中擁有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反過來,我們都致力於定期旅行,與我們的團隊進行簡短但有意義的聚會,為我們的合作增光。這些天,我們的員工工作效率更高,我們的內部調查顯示,與2019年秋季以辦公室為中心的時代相比,他們現在有更強的歸屬感。」
作為一個新的領域,未來會是怎樣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氣氛,沒有人可以聲稱擁有所有的答案。但最能在進步的河流中航行的企業領導人是那些能夠簡單地看向下游並劃向水流的快速縫隙的先覺者–更快地走向未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