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七國集團公報:抵禦中國經濟...

七國集團公報:抵禦中國經濟脅迫 不脫鉤但要去風險

Date:

本屆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的領導人5月20日下午發表聯合公報,其中公第51與52條聚焦中國,強調成員國必須抵禦中國經濟脅迫,但也明確說明不與中國脫鉤,而要“去風險”(de-risk)。在台灣、新疆、西藏、香港與南中國海問題上,G7公報再次作出明確表態。

公報說,G7國家在與中國的關係方面保持一致立場,準備與中國建立“有建設性且穩定的關係”,並且要在和中國坦誠接觸時亦能表達關切。

公報強調,G7的政策方針並非為了傷害中國,也不是為了阻礙中國的經濟進步與發展,並沒有尋求與中國脫鉤(decoupling),也不會固步自封。但與此同時,各方認識到,要取得經濟上的韌性,就必須去風險(de-risking)並尋求多樣化。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20日在廣島的記者會上說,公報中關於中國的文字“完全直截了當”,“沒有敵意,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是“直接而坦率的”。他說:“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裡,我認為在關鍵問題上趨向一致,這是幾年前沒有看到。但這不是一個過於簡化或單一維度的政策,這是一個多維度的複雜政策,用來與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建立復雜的關係。”

公報說,G7成員將採取單獨行動和集體措施,投資於本身的經濟活力,來將減少在關鍵供應鏈中的某些過度依賴,並將努力應對中國扭曲全球經濟的非市場政策和做法所帶來的挑戰。G7成員表示,將打擊包括非法技術轉讓和數據洩露等惡意行為。

公報說,必須培養抵禦經濟脅迫的能力,有必要在不過度限制貿易和投資的情況下,來限制某些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先進技術。

除了關注中國的經濟脅迫行為外,2023年的公報也提到中國在地緣政治上帶來的挑戰。

今年的公報再度納入台灣,重申台海和平與穩定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G7成員的台灣基本立場並無改變,各國既定的中國政策也沒改變,並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公報說,G7成員國嚴重關切東海與南中國海局勢,並強烈反對任何以武力或脅迫的方式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企圖。

G7成員國表示,將繼續表達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注,包括在西藏和新疆的人權狀況,強迫勞動是各國對這一地區的主要關注重點。同時呼籲中國履行其在《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下的承諾,保障香港的權利、自由和高度自治。

公報也強調,中國在南中國海廣泛的海洋主權主張缺乏法律依據,反對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化活動。並且重申,國際仲裁庭於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決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對訴訟各方具有法律約束力,是和平解決各方爭端的有益基礎。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國際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中心
銳傳媒國際新聞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