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郭老論美】玉山瑞雪 相隔...

【郭老論美】玉山瑞雪 相隔77年所見   

Date:

遙想77年前,1947開春不久,陳澄波在嘉義自宅遠遠地看見東方玉山峰頂,一抹皚皚積雪,閃爍出一種瑰奇的光芒。他興至取來一塊木板,就著調色盤上尚餘的顏彩,隨興幾筆便完成了這幅「玉山積雪」小品(圖一)。

不料隔幾天228事變發生,風雲詭譎,動盪不安。陳澄波–這位熱衷藝術與社會福祉的純粹藝術家,竟然於3月25日被政府公開槍決於家鄉嘉義火車站前。

從此,台灣民主運動史趨於黯淡,而美術史卻增加一筆壯烈色彩。此畫亦成為陳澄波的絕筆,同時進入美術史冊頁,不容抹滅。

2024伊始,寒流逼近台灣,數座高山紛紛降雪,逾數日積雪未融,直到春節依然白首。

圖二 郭少宗畫作 2024 46x31cm 紙上油性粉彩

我忽見網路上有從另一角度遙望玉山積雪曙光籠罩之照,充滿一種聖潔且高不可攀的光芒。轉念之間,依據此圖,已隨手在二張紙上塗抹油性粉彩(圖二),新歲開筆,安詳幸福感油然而生。

是的,古稀之年猶能信手拈來,恣意繪畫,尤其是描繪聖山玉山的嶄新角度,有另一番感受。遙想起陳澄波當年的處境和作品,心有戚戚焉。

更有意義的是:我立願畫出玉山各種容顏,欲達一百張的目標,又靠近一些,距離巔峰的目標更趨近一點了。

年邁眾事乏善可陳,或許分享一私創作,亦人生一樂也。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郭少宗
郭少宗
1975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受教於廖繼春、楊三郎、洪瑞麟、李仲生等名師並深受影響。他愛山愛水,創作用色大膽筆觸奔放,將台灣山川之美,以其火山噴發般的獨特風格,形塑得大氣滂薄。 郭少宗曾執教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六年,並於2014 應邀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專題演講。 對藝術創作的熱情,自年少以來數十年如一日,曾舉辦46次個展並參與超過60次畫會聯展,足跡遍及臺灣、日本、韓國、中國、港澳、美國、奧地利、德國、法國、薩爾瓦多等地。他的創作是在傳統之外不斷嘗試多樣性突破,而建立自己的風格。譬如追隨廖繼春的腳步,色彩繽紛豐美;崇拜梵谷及莫內,亦醉心於印象派,但落筆則偏重野獸派及表現主義,這正是他熱情澎湃、狂狷不羈的真性情。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