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審美是一種崇高的邏輯學,具有許多原則與條件,簡言之,可得十個:連續、漸變、對稱、對比、比例、平衡、調和、律動、統一、完整。
這些基本元素全來自人類共通性,而「自然」以及「賞心悅目」,也就是人類基本的生理、心理訴求之「和諧」與「喜悅」,萬事萬物之美存乎其中。
時代巨輪往前碾壓,來到21世紀的元宇宙,各行各業審美觀更上一層樓了。光怪陸離的思維,雜亂拼湊的組合,無厘頭的時空跳接,高雅庸俗的藩籬破除,五感感官的衝擊,可謂傳統美感早已大崩解,現已大建立。
本人曾經討論的熱門電影「媽的多重宇宙」(上圖),有著「立體主義」一般的多重視角,建立一門「吃到飽(all you can eat)」派別,為元宇宙美學開宗立派,好不威儀!
近日台灣34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出現一套極其酷炫的服飾(下圖),周裕穎設計,將排灣族老藝師陳利友妹手工刺繡的民族特色十字繡片,組合成一套大禮服。色彩繽紛,光彩耀目,幾何圖形亂中有序,點線面穿插有度,大膽挑戰視覺慣性,十分彰顯民族特色。雖然有少數異議聲音,但是其多元、率性、誇張、歡樂的元素,不折不扣就是時代的特色。
前些日子拍賣界大新聞:高達33億新台幣天價的奧地利藝術家克林姆(Gustav Klimt)「持扇女子」油畫(下圖),也同樣地結合異國風情,強調裝飾性,掀起新藝術風潮,影響20世紀文化風潮甚鉅。
此幅美女身披錦袍,手持繡扇,無一不是東方文化的「招牌」,尤其是畫家直接把背景畫上中國傳統文物上的符號:鳳鳥、花蝶,有如壁紙似的鋪墊東方趣味,形塑當代的浪漫奢靡氣息。
審美觀是一門靈活學問,從基本人性出發,落實在踏實的生活上。然而,更有一派違背「和諧」與「喜悅」的質素,強調「反美」或者「疑美」的特殊藝術手法,試圖到達一種「顛覆美」的前衛特殊反叛任務,屬於學術性,專業性的不同領域。
本文跨越電影、服飾、美術,連結一百年來,統合三種潮流派別。總言之,使出渾身解數,無所不用其極,正是藝術家創作的不二法門。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