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郭老詩畫交響】危邦亂世啟...

【郭老詩畫交響】危邦亂世啟示錄之十二

Date:

畫作說明:布上油畫80P 郭少宗2015

[ 英雄安魂曲 ]

 

本質  在無知的存在中消融

存在  在無解的本質中積累

本質之存在  早已被人工流產終止懷孕

存在之本質  依然是明月松崗一抹流螢

我們只好持續幽默

陌生的黃泉路有汩汩的酒

飲後便懵懵懂懂地投胎

轉世成落難的末日英雄

輪迴成遲暮的黃花美人

 

東北季風啊!

掩蓋潮汐   凌越暗礁   潛藏海溝

低音鼓敲斷了蝙蝠的雷達網

寂寞港灣啊!

掌聲禁止   啜泣壓抑   緘默結束

貴婦人用咳嗽挑逗貝多芬

音樂廳不安的靈魂只得諦聽安魂曲

然而

沒有休止符的安魂曲永不歌頌英雄

那指揮家遂以指揮棒自刎於指揮臺

畢竟

休止符是一座永不休眠的火山

 

[ 詩畫賞析 ]

宋朝蘇東坡所謂:「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的詩詞美學,衡諸20世紀的超現實主義詩作原理,顯得超前衛而折服不已。         

另有一說「無理而妙」與此同理:表面說出來的是「反話」或「錯話」,實際表達的卻是深層意義的「正話」或「對話」,從而在正反辯證,模稜兩可之間讓讀者產生回味不盡的奧妙。

此詩以「本質vs.存在」的哲學辯證開端,卻以不合邏輯的事件埋伏為梗;再以偽裝道貌岸然的情節,支撐一則荒誕的故事,講述一夜夢魘,一段永遠偏執迷誤,懵懂不醒的「英雄情結」。

試看此詩後半段:刮著強烈季風的港灣,卻顯寧靜寂寞,回應了心理深處的「不安」音樂廳,迴盪不息的安魂曲,似乎世間常理已經失序,故事演繹已經斷片,整體意識跌進焚化爐,將英雄埋沒,將靈魂吞噬。

無可置疑,直至曲罷,方知詩心又跌進抽象畫的漩渦中–無焦點的旋律,把形形色色搗碎、攪拌、擠壓。混沌曖昧之中,形成一股巨大氣場,從人世黃泉上升到碧落蒼穹,再下降成萬丈紅塵,不可思議地無止境輪迴。

然而,抽象畫當用幽默的眼來看輕鬆的心,用獵奇的心才得意外的喜。因此可大膽的說:閱讀此系列詩與畫,就是一次驚奇探險,一回無形收穫,亦不為過。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郭少宗
郭少宗
1975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受教於廖繼春、楊三郎、洪瑞麟、李仲生等名師並深受影響。他愛山愛水,創作用色大膽筆觸奔放,將台灣山川之美,以其火山噴發般的獨特風格,形塑得大氣滂薄。 郭少宗曾執教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公共藝術系六年,並於2014 應邀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專題演講。 對藝術創作的熱情,自年少以來數十年如一日,曾舉辦46次個展並參與超過60次畫會聯展,足跡遍及臺灣、日本、韓國、中國、港澳、美國、奧地利、德國、法國、薩爾瓦多等地。他的創作是在傳統之外不斷嘗試多樣性突破,而建立自己的風格。譬如追隨廖繼春的腳步,色彩繽紛豐美;崇拜梵谷及莫內,亦醉心於印象派,但落筆則偏重野獸派及表現主義,這正是他熱情澎湃、狂狷不羈的真性情。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