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于思專欄】半人半獸的時代...

【于思專欄】半人半獸的時代來了 ?

Date:

非自然性論點探討了違反自然物種界限的倫理問題。道德混亂論點指稱,不能明確歸類為人類或非人類的實體的存在將導致道德混亂,破壞有價值的社會和文化習俗。

文 / 于思

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前幾天首次成功地將豬的心臟移植到人類身上。外科醫生說,星期五在巴爾的摩進行了8個小時的手術,病人星期一情況良好。

大家都在慶幸醫學與科學的巨大成就之時,生物倫理的問題也正緊急地扣著我們的們,半人半獸的世界,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違反人類和非人類之間的自然物種界限

最常討論的反對嵌合體的論點是非自然性論點。這也是最常被拒絕的反對「嵌合體」的論點。就其最基本的形式而言,非自然論點聲稱,由於創造「嵌合體」是不自然的,因此是錯誤的。所謂不自然的根源在於,創造「嵌合體」涉及違反人類和非人類之間的自然物種界限。

非自然性論點探討了違反自然物種界限的倫理問題。道德混亂論點指稱,不能明確歸類為人類或非人類的實體的存在將導致道德混亂,破壞有價值的社會和文化習俗。邊緣人身份論證側重於大猩猩,並得出結論,他們的邊緣人身份賦予了足夠高的道德地位,使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對他們的嵌合研究都是不允許的。人的尊嚴論點聲稱,讓 「被困」在非人類動物身體裡的個體獲得與人的尊嚴相關的能力,是對人的尊嚴的侮辱。

細菌和病毒經常在生物體之間轉移基因

最後,道德地位框架認為,將非人類動物的道德地位提高到正常成年人的道德地位的研究是不允許的,除非有合理的保證,其新的道德地位將得到尊重,而鑒於嵌合研究的動機和可能提供的監督,這是不可能的。這些論點為評估嵌合體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理由,因此對不符合倫理的嵌合體研究的範圍以及公共政策中處理嵌合體研究的方式都有不同的影響。

對非自然性論點的一些批評集中在定義 「物種 」的困難上。正如Jason Robert和Françoise Baylis(2003)所指出的,儘管物種可以用生殖隔離、基因隔離、共同祖先或同源屬性集群來定義,但這些定義都不比其他定義更重要。相反,生物學家通常會使用多種物種概念,根據特定的解釋或研究背景來引用其中一種。

不過,定義上的困難本身並沒有為認為一個概念在道德上是不相關的提供理由。畢竟,在如何劃分與倫理學有關的許多關鍵概念方面存在著難以解決的分歧,包括:殺人與放生、生命與死亡、意識、理性、平等、正義、尊重、權利和善。

其他批評集中在所謂的物種之間「邊界」的滲透性和流動性上。在漫長的時間跨度中,物種會發生融合和裂變,儘管大雜交(不同物種的個體之間的繁殖)很罕見,但它們可以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發生。此外,細菌和病毒經常在沒有任何人類干預的情況下在生物體之間轉移基因,這個過程稱為「水準基因轉移」。

聖經或亞里斯多德的觀點,認為物種是固定不變的

這種批評對那些認為物種之間的界限與道德有關的人來說當然是有說服力的,因為他們持有「聖經或亞里斯多德的觀點,認為物種是固定不變的,而不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的切片」(Rollin 2003, 15),但非自然性論證的支持者不需要持有這種觀點。例如,構成一個人的家庭和一個人的同胞的群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然而,由於我們與我們的同胞和親屬的特殊關係,我們對他們負有特殊的責任。因此,固定的邊界對於道德的相關性來說並不是必要的。細菌自然地跨越物種界限轉移基因,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當人類進行這種活動時就是自然的。

對非自然性論證的一個更好的反對意見是挑戰所謂的非自然性和不法性之間的聯繫。事實上,如果跨越物種界限足以構成非自然性,如果非自然性足以構成不法性,那麼創造騾子和所有其他跨物種雜交種,甚至雜交百合,都是錯誤的。在那些使人類干預足以構成非自然性的 “非自然 “定義中,非自然性足以構成不法性的觀點將帶來更加離奇的結論,即人類所做的一切都是錯誤的。如果非自然性論證要有任何合理性,它就必須避免這種影響。

3D 列印打造人工心臟,跳起來更真實

除了從豬的器官移植到人類,科技的進步,心臟也被「印」出來了!3D 列印打造第一個軟體人工心臟,跳起來更真實、更舒適。3D 打印技術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醫學領域當中,給病人帶來福音。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尼古拉斯·科爾斯(Nicholas Cohrs)領導的團隊,運用 3D 打印技術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軟體人工心臟。

世界首台3D人體打印機問世,鼻子、嘴巴以及各類可移植器官都能「造」出來,這對於解決器官人體移植短缺的情況,或許是一個好消息。台灣每年器官捐贈者百餘人,但等待器官移植者卻超過八千人。這樣的人數落差,是否在不久後的將來能用「客製化」的 3D 列印成功彌補,更全面的解決移植修復問題?

「嵌合體」的問題越來越複雜,它涉及的生物倫理問題,也不得不正視。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