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班門弄斧集】美國是否出兵...

【班門弄斧集】美國是否出兵護台是個假議題

Date:

美國是否出兵護台這個議題源自於美國的模糊政策。這個議題後來被中國和它的在台代理人拿來作為打擊美國的護台決心的基石,試圖說服台灣人相信美國人的不可靠,並用以作為疑美論的基礎背景;這除了造成部分台灣人對美國的不信任,也影響部分台灣人自衛的信心與決心。

四個環環相扣的共同防禦條約

1952年之後,美國和第一島鏈之內的國家陸續簽了四個共同防禦條約,它們包括美菲聯防條約 (1952-),美韓共同防禦條約 (1954-),中(蔣)美共同防禦條約(1955-1980),日美安保條約 (1960-),顯然這些都是為防堵中共出沒第一島鏈而設計的。這些共同防禦條約都是一方受侵等於美國受侵,是美國隨時可以藉以出兵的條約。

以上這些條約,除了中(蔣)美共同防禦條約因為美國為了抗蘇要與中國建交而在1980年結束以外,現在都還有效而且更形重要。替代中(蔣)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則是美國單方面的數個保證、公報與無數的國內法案。美國在緊要關頭會協防台灣的行動證明莫過於1996年在台灣總統大選期間停在台灣周邊的二艘美國航空母艦。

1996年3月美國海軍加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 戰鬥群前往台灣東部海域,與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圖/尼米茲號
1996年3月美國海軍加派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 戰鬥群前往台灣東部海域,與獨立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會合。圖/尼米茲號

台灣人要成熟、理性分析台灣的生存利益

今天的美、中之間的競爭情勢與敵意,使得第一島鏈與美國有關的各個防禦條約以及台灣的立場對美國而言比1996年重要得多。為了彌補美軍護台模糊政策所引起的後遺症,拜登在不同的場合連續說了幾次美國會出兵保護台灣的話。可是跟著也有台灣人質疑說:「美國國內政治會變,所以美國也會變,美國還是不可靠」。這種質疑沒有錯,但是太幼稚。世界上的國家,包括台灣自己和獨裁的中國在內,都不能排除政策改變的情形。面對國際情勢的可能變化,台灣人要做的是像個成熟的獨立國家的國民一樣,客觀、理性甚至冷血的分析台灣國家的生存利益與前途,選擇盟友。

國際的、尤其是人口眾多、幅員廣大的大國的地緣政治關係的改變與演化是很慢的。以第一島鏈上的美國的各個防禦條約為例,美菲,美韓,美日的共同防禦條約都已經六、七十年,到如今更形重要。台灣在太平洋第一島鏈的重要性,也不曾因為從中國的蔣氏獨裁政權變成民主的在地政權而有所改變。

新一輪的美國與中俄集團的對抗關係才剛開始

基本上,我們可以說大國間的國際地緣政治關係,是以十年為起跳單位來計算的。1950 年代起美國對中蘇集團的包圍因為中蘇共的矛盾而有二、三十年以後美國聯中制蘇的策略。蘇聯瓦解以後,俄國受夠美國及西方盟國的氣。普亭的俄羅斯國帝國夢碎以後,中俄間的土地爭議也在2004年接著結束,俄國對中國可以重新開始、另眼相看。接者北約東擴聲音不絕於耳,俄羅斯感覺如芒刺在背,習近平主導的復興中華政策也因國力增強和美國變成競爭關係。中俄關係因俄國的侵略烏克蘭而公開成為”沒有上限的夥伴關係”。中俄對美國的關係等於繞了一圈回到七十年前,重新再跑一次。

美國與中俄這一新的回合的敵對關係才剛起步,要跑多久沒人知道,但是打個對折也要花個三、四十年。也就是說,即使美國民意、政府、政策再變,要美國放棄台灣、實質上使台灣變成中國控制的一部份,最快也要三十年。台灣人若懷疑美國不保護台灣,事實上是長敵人志氣、替中共挖台灣的墳墓。

簽署台美共同防禦條約並非完全不能想像

當然,最能抵抗中國挑撥離間臺美關係、打擊中共統戰陰謀的莫過於美國與台灣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美國當年可以不惜製造兩個中國、和破壞人權的中國蔣氏流亡獨裁政權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今天假如情勢需要當然有更正當的理由去和與中國毫無瓜葛的台灣土生土長的政府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以維護台美共同的安全利益。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林健次
林健次
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Vanderbilt Univ. 企業管理學碩士、Univ. of Oregon 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職美國本土銀行國際部;世界主要大宗物資公司駐台代表、分公司總經理;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副教授、系主任。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