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國家財經指標【新科技新經濟】避免全民被...

【新科技新經濟】避免全民被迫集資救台電 : 延役核電

Date:

為了避免全民被迫集資救台電,除了電價必須落實合理化,向來反核的德國及比利時最近相繼延役核電,正是可資參考的政策調整方向。

銳傳媒 / 綜合報導

媒體上周報導,國營台電公司去年虧損二六七五億元,今年更預計虧損二七八五億元,進一步逼近公司資本額。台電於去年底的臨時股東會決定現金增資一五○○億元,並修訂公司章程將資本額調整為六○○○億元,以降低破產的可能性。此外,行政院也決定出手相救,規畫從去年四五○○億元的超徵稅收中提撥部分金額,彌補台電虧損。

輿論本月初批評台電的虧損與政府的非核政策脫不了干係,經濟部則忙不迭出面反駁,強調核電仍在正常使用中,虧損肇因是國際燃料價格上漲,無關非核政策。這種刻意掛一漏萬的障眼辯詞,根本禁不起檢驗。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指出,首先,若無電價平穩基金挹注,台電營運持續虧損實際已有五年,絕非只有去年。其次,國際燃料價格上漲在俄烏戰爭前一年便已開始,開戰後則是漲幅加劇。事實上,造成台電虧損的原因不止一個,除了燃料價格,電價連續四年凍漲、再生能源躉購費率遠高於售電價格、高價汽電共生購電量增加、需量反應擴大執行等皆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葉宗洸教授表示,過去幾年,電價合理化的議題不斷被提出,但執政者基於政治考量,憂心民眾支持度就此喪失,即使我國電價已是全球第三低,依舊每每以穩定物價、降低民生經濟衝擊為由,不願調漲電價。雖然經濟部在歷經八次凍漲後,終於在去年中調漲企業及用電大戶的電價,但杯水車薪無助解決台電的鉅額虧損問題。

他說 : 「影響所及,政府為了避免台電累積過高負債而破產,必須設法及時予以補貼,過往尚有電價平穩基金可資利用,基金耗盡後,解方非常有限。除了去年部分超徵稅收的支援,此次台電的一五○○億元增資案,也確定由經濟部全數認足。此舉結果就是不管用電量多寡,等同每位國民從口袋掏出一樣金額的錢,共同分擔台電虧損,完全無視此舉已違反使用者付費原則。」

葉宗洸教授認為,現行能源政策的根本性問題已逐漸浮現。政府不考慮續用便宜核電,執意將其廢棄不用,並重壓發電成本高昂的燃氣電力。偏偏用以取代核電的再生能源開發不順,除了本身躉購費率接近台電平均發電成本的兩倍,更因供電量未如預期及穩定性不足的問題,迫使台電必須進一步花費鉅資增購汽電共生電力且擴增需量反應。種種原因也都在燃料成本外,加重台電的營運成本負擔。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