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錄影/林崑峯
家學淵源的黃立宏醫師,其先祖父(黃瑞傳)是高雄市第一位日本東京帝大醫學博士,回台後創立並擔任高雄市立醫院第一任院長。民國34年與楊金虎等11位醫師創立高雄市醫師公會。
黃醫師當年因為個性喜歡外科,高醫消化系外科分胃腸跟肝膽兩分科,他在高醫肝膽外科跟隨沈柏青教授待了七年。
黃立宏醫師在陳永興醫師的訪談中分享他多年的行醫專業,他表示最常見的腸胃外科急性腹痛就是盲腸炎(其實是闌尾炎),闌尾是長在盲腸最末端5到10公分,一端有一個孔,如果盲腸裡面有糞石堵塞住那個孔卡住、阻塞黏液出不去就會引起闌尾炎,若沒趕快處理好容易引起闌尾破裂變成急性腹膜炎,敗血症。
一般膽結石照超音波即可發現。
胃穿孔和胃出血和幽門桿菌的治癒有很大的關係。幽門桿菌是格蘭氏陰性的菌,感染到幽門桿菌的人有八成的人沒有症狀,其他15 %到20 %的人就會發生胃潰瘍跟十二指腸潰瘍,其中的1%至2%會變成胃癌。
益生菌作用的主要位置是在小腸,益生菌該如何才能通過胃酸以及十二指腸的膽鹼才能到達小腸還能存活產生該有的作用?該如何選擇?!
胃食道逆流大部份是因為消化不良,我們吃下去的食塊囤積在胃裡最少會有四個鐘頭的時間,因為胃的幽門非常小,所以吃東西一定要細嚼慢咽、少量多餐,不可把牙齒該做的工作交給胃,以致食物在胃裡滯留太久發酵產生氣體,惡性循環導致胃產生更多的胃酸,隨著發酵排氣逆流。
齟嚼的動作不只對消化好更能預防失智症!因為在齟嚼時會牽動腦部的運動,對腦細胞也有幫助。
胰臟因為在胃部的後面,因為胃裡面有很多的食物與空氣,變成超音波檢查的死角,以致有問題時很難被發現而未能即時處理治療,胰臟炎大部分是因高血脂症(內科處治)及總膽管尾端結石(外科處治)引起。
A肝主要是由糞口傳染(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包含在大便並存活,其可以通過消化道排出的糞便進行傳播,如果這些帶病原體的大便污染了手或者食物,就會從糞到口傳染給其他人。)要去比較落後的國家時現在已經有疫苗可以預防。
B肝及C肝現在已經有抗病毒的藥物可以治療。
相關影音: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