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塑膠使用量的增加,微塑膠(尺寸小於 5 毫米的塑膠顆粒)以驚人的速度滲入環境。過去幾十年來,環境中的微塑膠含量激增,目前每年的塑膠產量超過 3 億噸,預計到 2023 年,全球海洋中漂浮的微塑膠將達到 250 萬噸,是 2005 年水準的十倍以上。彩色電腦斷層掃描 (CT) 可掃描大腦,顯示大腦中的血管。一項新研究發現,人類大腦中的微塑膠累積水平高於肝臟和腎臟中的微塑膠積累水平。(A colorize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of the brain revealing blood vessels in the brain. A new study finds microplastics accumulate at higher levels in human brains than in the liver and kidneys.) 奧莉薇亞法拉利(Olivia Ferrari)發表在最新一期《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的<人類大腦中發現的微塑膠含量達到令人震驚的水平>( Alarming levels of microplastics found in human brains)
癡呆症的大腦中的微塑膠濃度更高
《自然醫學》雜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尺寸較小,為 1 至 1000 奈米)在人類大腦中的累積水平高於在肝臟和腎臟中的累積水平。研究還發現,2024 年樣本中的微塑膠和奈米塑膠濃度明顯高於 2016 年樣本,且患有癡呆症的人的大腦中的微塑膠和奈米塑膠濃度更高。
雖然這項研究並沒有建立這些塑膠顆粒與癡呆症之間的因果關係,但它提出了有關接觸塑膠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後果的問題。雖然科學家知道這些塑膠存在於我們的體內,但它們對我們的健康有何影響尚不清楚。
「我們認為這只是反映了環境中的累積和暴露,」研究報告的作者、新墨西哥大學藥學教授馬修坎彭說。 “人們接觸到的微塑膠和奈米塑膠的含量越來越高。”
顯微照片由 CJ Guerin 博士、MRC 毒理學部科學圖片庫提供的大腦切片的顯微鏡視圖顯示,其中血管腔在畫面中心附近可見。在管腔周圍,可以看到紅色染料滲入周圍組織。該圖顯示了血腦屏障的崩解。螢光示蹤劑(紅色)已註入血液,並從右下方(圓形)的血管洩漏到周圍的腦組織中。如果因為損傷或疾病破壞了這個屏障,就會導致周圍組織死亡。
塑膠污染呈指數級成長
微塑膠和奈米塑膠 (MNP) 是肉眼看不見的,它們來自於環境中分解的較大塑膠產品(如汽水瓶、購物袋和泡沫塑膠容器)。
自 1970 年代以來,科學家就開始研究海洋中的 MNP。人們發現,海洋動物體內含有微塑料,這些微塑料是從水中吸收的,也是透過食用受污染的魚類而產生的。微塑膠也會積聚在人們食用的其他動物的組織中,如豬、牛和雞。
MNP 最終也會進入空氣中:由於衣服、家具和家用產品中的塑膠顆粒脫落,室內空氣往往比室外空氣含有更多的 MNP。
我們吸入這些顆粒後,它們會穿過身體,最終進入各個器官。研究發現,人類肺、胎盤、血管和骨髓存在MNP 。
2024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MNP 可以穿過血腦屏障,這是一種控制物質從血液進入大腦的選擇性過濾器。雖然之前人們認為只有最小的奈米塑膠才能穿過這道屏障,但這項研究發現,較大的微塑膠也可以進入大腦。
大腦中的微塑料和奈米塑料
今天發表的這項研究證實了大腦中存在 MNPs——並且其含量令人震驚。
研究檢視了 2016 年至 2024 年的 52 個人類大腦樣本,這些樣本全部取自大腦額葉皮質,即大腦中負責判斷、決策和肌肉運動的部分。研究人員還觀察了同一具屍體的肝臟和腎臟樣本,利用顯微鏡成像和分子分析對所有組織進行分析,以確定其化學成分。
2024 年的大腦和肝臟樣本中的 MNP 濃度明顯高於 2016 年的樣本。
你家裡哪裡有微塑膠?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神經毒理學家艾瑪卡斯蒂爾表示:“他們發現的微塑膠數量讓我非常震驚。” “這比我預想的要高得多。”
卡斯蒂爾表示,新發現反映出環境中微塑膠含量不斷增加,接觸越多越可能是器官中出現更多塑膠顆粒的原因。
與肝臟和腎臟樣本相比,大腦樣本中的 MNP 含量總體上高出 7 到 30 倍。腦中發現的顆粒大多是聚乙烯的細小碎片或薄片,聚乙烯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塑膠之一,常用於包裝。
卡斯蒂爾說,與其他器官相比,MNP 在大腦中累積更多是有道理的。透過鼻子吸入到嗅球(大腦中處理嗅覺的部分),空氣中的 MNP 通過更直接的路徑到達大腦而不是其他器官。
高濃度的 MNPs 可能是癡呆症的結果
坎彭指出,人的年齡與器官中的塑膠數量無關,這意味著身體確實會以某種方式清除塑膠——如果不是這樣,老年人的器官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累積越來越多的塑膠。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發現是,12 名被診斷患有癡呆症的人的大腦中的 MNP 水平大約高出三到五倍。研究人員澄清說,這並不一定意味著 MNP 會導致癡呆症,但它表明了值得進一步研究的關聯。
卡斯蒂爾表示,這種關聯可能是因為患有癡呆症的人的血腦屏障過濾功能不如健康人好,這意味著高濃度的 MNPs 可能是癡呆症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健康影響及預防方案不明確
儘管科學家尚未完全了解 MNP 對大腦健康的影響,但他們呼籲進行更多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它們是否有害。研究表明,動脈中的 MNP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且胃中的癌細胞在接觸 MNP 後會擴散得更快。
卡斯蒂爾說:“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大腦中存在塑料,包括這個新發現的大腦,它們不應該存在。” “我們對其健康影響了解不多,但事實是它們存在而且不應該存在,也許這已經夠令人擔憂的了。”
坎彭的研究小組接下來想研究整個大腦,以了解某個特定區域是否有更多的塑膠積累,並看看這是否與任何特定的健康結果有關。
雖然沒有辦法完全避免接觸塑料,但卡斯蒂爾表示,從個人角度來說,可以通過一些小選擇來減少接觸:盡量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保持室內通風,定期吸塵以清除灰塵和塑料碎片,避免使用故意添加MNPs的化妝品,如含有塑料珠的磨砂膏。
科學家也正在研發減少環境中微塑膠的解決方案。有一種蠕蟲以聚苯乙烯為食,還有真菌和微生物可以分解環境中的塑膠。科學家正在開發新型過濾器以去除飲用水中的 MNP。
「塑膠無所不在。大多數人無法想像一個沒有塑料的世界……即使我們現在停止生產塑料,世界仍然會充滿微塑料,」卡斯蒂爾說。 “因此,最好考慮緩解措施,運用預防原則,看看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盡量減少接觸,以預防可能存在的某些健康風險。”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