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專欄】 美國半導體出口新...

【專欄】 美國半導體出口新規的全球震驚:科技霸權的危機與轉機

Date: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風暴前的寧靜

2025年1月13日,美國前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了針對人工智慧(AI)專用先進半導體的新出口限制措施。這項決定不僅在國際間引起了廣泛關注,也讓世界各國重新審視自身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位置。根據池下譲治教授在其發表於《世界經濟評論》的文章中指出,這次的新規制將全球國家分為三個集團,旨在防止先進半導體經由第三國轉運至中國大陸等可能進行軍事轉用的國家。然而,此舉無疑會對非同盟亦非敵對的大約120個國家造成影響,進而可能導致全球對於美製先進半導體需求下降,從而阻礙各國AI及社會發展。

緊接著這一政策變動,市場上出現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震撼。2025年1月27日,全球半導體巨頭輝達(NVIDIA)股價單日暴跌近17%,五日內累計跌幅達15.74%,創下了近年來最劇烈的市場震盪。此次事件不僅引發資本市場對AI硬體前景的疑慮,更意外地將中國大陸AI新創公司DeepSeek推上了風口浪尖。市場分析指出,DeepSeek近期公布的技術突破——宣稱其自主研發的「多模態AI模型」效能超越國際同類產品,且硬體需求僅需輝達H100晶片的四分之一——被視為動搖輝達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因素。然而,DeepSeek的「技術奇蹟」隨即陷入了知識產權爭議,西方媒體指控其涉嫌「技術竊取」,而中國大陸學界則力挺其為「獨立創新典範」。這場爭論不僅牽動全球AI產業鏈重組,更迫使學界重新審視數位時代技術創新的本質與邊界。

危險的平衡:中美科技競賽的背後

川普在白宮向媒體表示,將對晶片、製藥等產業課徵關稅。

川普於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後,立即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以保護美國利益,並進一步對中國大陸施壓。這些行動包括簽署涉及TikTok、出生公民權以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問題的行政命令。川普還提到,「關稅將讓我們變得非常富有」,並強調中國大陸在巴拿馬運河的操作意味著對這一中美洲水道的某種程度擁有權。此外,川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的措施,表明他對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批評仍在繼續。這些舉措顯示出川普希望改變現行政策方向,重塑美國的政治和經濟格局,特別是在科技領域內保持領先地位。

隨著中國大陸在AI領域內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其技術水平及人才儲備均取得了顯著進步。據資料顯示,中國大陸計劃於2030年成為全球AI領域的領導者之一,並且已在2023年設立了440所大學提供AI專業課程以培養專業人才。根據馬可波羅研究所(Marco Polo Institute )2024年發布的「全球AI人才追蹤調查2.0」報告,2019年時位於頂尖地位的AI研究人員中,有59%主要活動於美國,而中國大陸僅佔11%,但到了2022年,這一比例變為了美國42%,中國大陸則上升至28%,意味著總數中有17%的專家已轉向中國大陸工作或合作。此外,自2014至2023年間,中國大陸公開的生成式AI相關專利家族達38,210項,占全球總量約七成,這些數據均顯示出中國大陸在該領域內的強勁勢頭。

中國的AI夢:中國計劃於2030年成為全球AI領域的領導者之一,並且已在2023年設立了440所大學提供AI專業課程以培養專業人才。圖/截自Marco Polo Institute 網站

東南亞作為緩衝區的角色

面對中美兩強相爭的局面,日本選擇站在中立立場上尋求與雙方合作機會,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探索AI發展新路徑。擁有近7億人口、涵蓋九種官方語言的東南亞,因其文化多樣性而成為開發適應本地需求之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理想實驗場所。其中,由新加坡國家級項目支持的SEA-LION已成功訓練並開放源碼,適用於十一種東南亞語言,成為區域內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2024年二月,東協還發布了《關於AI治理與倫理指南》,為當地產業健康成長奠定了制度基礎。

在此背景下,日本積極參與並倡導與東南亞各國共同推進LLMS研究開發,期望能夠藉助自身技術優勢幫助更多非英語系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也希望能夠樹立良好榜樣,鼓勵其他國家參考學習。然而,如果日本的努力未能取得預期成效,則可能會使不符合民主價值觀的生成式AI在東南亞迅速擴散,給地區安全帶來隱患。

川普重返白宮:政策調整與國際關係

川普重返白宮後,他的政策調整和國際關係策略開始影響全球科技格局。除了對中國大陸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外,川普還重申了他在能源政策上的立場,承諾撤銷前政府有關新能源的促進政策,並宣佈國家能源緊急狀態。他簡化了能源生產的環境許可流程,以促進美國國內能源開採。在司法系統方面,川普表示將結束所謂的「武器化」,並提及他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受到更多調查。這些舉措反映了川普希望改變現行政策方向,重塑美國的政治和經濟格局,特別是在科技領域內保持領先地位。

中國Deep Seek 在人工智慧領域掀起風暴。

川普的重返也可能為這一格局增添更多的變數,使得全球科技競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各國需密切關注這些變化,尋求在新的國際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無論是美國的新出口管制還是DeepSeek的技術突破,都揭示了當今全球科技競賽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這些變化不僅影響著企業和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正在重新定義未來的科技生態系統。

結語:全球科技版圖重構中的機遇與挑戰

綜上所述,美國針對先進半導體出口的新規制雖然意在遏制中國大陸崛起,但也無形中暴露了自身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脆弱性。隨著中國大陸在AI領域內逐漸縮短與美國之間差距,以及東南亞等地區憑藉獨特優勢迎頭趕上,未來國際科技競爭格局必將發生深刻變化。如何在維護國家利益前提下促進國際合作交流,將是各國需要深思熟慮的重要課題。川普的重返也可能為這一格局增添更多的變數,使得全球科技競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各國需密切關注這些變化,尋求在新的國際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蔡鎤銘
蔡鎤銘
經濟學博士、金融業退休高階主管、淡江大學財金系兼任教授、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委; 行政院第二屆終身學習楷模、2019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金獎指導教授; 人生信條:「風鳴草勁、漱石無苔」。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