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精選【專欄】馬斯克商業帝國的陰...

【專欄】馬斯克商業帝國的陰影:FBI局長提名人卡什·巴特爾警告「巨型壟斷」危機

Date: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馬斯克的影響力與挑戰

2025年,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之一。他的事業版圖涵蓋電動車(特斯拉)、太空探索(SpaceX)、全球通訊(星鏈)等領域,影響力已遠超傳統企業界。然而,這種龐大影響力也引發了監管機構和政府的高度關注。美國聯邦調查局長(FBI)提名人卡什·巴特爾(Kash Patel)在訪談中警告稱,馬斯克的企業正在形成「巨型壟斷」,這一問題不僅關乎市場競爭,更涉及美國國家安全和國際政治。

馬斯克與川普的合作與分歧

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立即推動移民政策改革,其中包括對非法移民的嚴格管制。然而,他保留了H1B簽證計劃,這一政策每年允許85,000名高技能外國勞工進入美國,特別是科技、工程與醫學領域。對於馬斯克這樣的科技巨頭而言,H1B簽證是獲取全球頂尖人才的重要管道。他曾公開表示:「沒有H1B簽證,就不會有今天的SpaceX與Tesla。」

然而,這項政策在川普陣營內部引發爭議。川普顧問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主張削減H1B簽證,認為它壓低了美國本土勞工的薪資,並使企業過度依賴外籍技術人員。馬斯克則認為,科技產業的競爭力依賴於全球人才流動,並曾多次呼籲加快綠卡審批程序,以減少人才流失。這場爭論不僅影響了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也加劇了MAGA陣營內部的分歧。

此外,馬斯克還利用社交媒體平台X(前Twitter)對反對者進行打壓。極右翼活動家勞拉·盧默(Laura Loomer)等人因批評馬斯克的移民立場,而遭到帳號限制與去貨幣化,導致影響力大幅下降。這種行為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與社交媒體壟斷的討論,外界質疑馬斯克是否正在利用自身的媒體影響力來塑造政治輿論。

馬斯克的政治野心與經濟實力

馬斯克不僅是一位企業家,他的政治野心也日益明顯。今年初,他悄悄在德克薩斯州註冊了一家名為「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c」的公司,引發外界對其計劃的猜測。部分評論認為,馬斯克可能試圖將國家治理企業化,類似於矽谷企業管理模式,這與矽谷投資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倡導的「創新式政府」概念不謀而合。

馬斯克的想法得到了部分保守派和新右翼思想家的支持,例如被譽為黑暗啓蒙運動NRx的創始人柯蒂斯·雅文(Curtis Yarvin)提出的「Patchwork」理論,主張將國家拆分為由企業管理的小型自治區,以提升治理效率。這種模式類似於香港或杜拜,重視經濟發展而非民主參與。然而,這一構想在美國主流政治圈內仍充滿爭議。

馬斯克的政治影響力也延伸至國際層面。他對阿根廷總統哈維爾· 米雷伊(Javier Milei)的激進經濟改革表示支持,認為阿根廷可以成為其他國家的榜樣。米萊自上任以來,推動了一系列市場自由化政策,包括削減公共開支與吸引外資,而馬斯克則公開讚揚他的做法,甚至暗示可能在阿根廷投資鋰礦產業。同樣地,馬斯克也對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格磊(Nayib Bukele)讚譽有加,特別是在比特幣合法化與經濟自由化方面。這些舉措顯示出馬斯克希望在全球範圍內推動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並尋求與理念相近的領導人建立聯繫。

X平台的發展與爭議

自馬斯克收購Twitter並更名為X後,他試圖將其打造成一個類似微信(WeChat)的「全能應用」,整合社交、金融與電子商務功能。他曾表示,希望用戶能透過X處理日常交易,例如支付帳單、購物與轉帳,實現數位經濟的全面整合。這一構想顯然受到中國市場的啟發,馬斯克希望將其複製至全球市場,特別是在美國與歐洲等地推動數位支付改革。

然而,這項計劃並非一帆風順。X的社區筆記功能(Community Notes)原本設計用來打擊錯誤資訊,但批評者認為該功能被馬斯克用來削弱特定群體的影響力。例如,極右翼人士指控X刻意壓制其內容,而進步派則擔憂該功能可能成為政治操控工具。亞文建議馬斯克應將社區筆記改造成更具權威性的審查機制,使其運作方式類似法院,以強化平台的公信力。

此外,馬斯克對X的言論審查標準模糊不清,使外界質疑他的真正意圖。例如,部分左翼記者因批評馬斯克而遭到封鎖,而右翼帳號則獲得更大的發言權。這種雙重標準加劇了公眾對社交媒體壟斷的憂慮,也使X成為言論自由爭議的焦點。

特斯拉與星鏈的成長與風險

馬斯克大刀砍向教育部,圖/X畫面

特斯拉的成功讓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之一,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該公司近60%的收入來自碳信用額的銷售,顯示其盈利模式仍依賴政策補貼。此外,星鏈的擴張也備受矚目,該計劃旨在為全球提供高速互聯網,並獲得美國政府的大量資金支持。

然而,隨著星鏈的市場滲透率提高,監管機構開始關注其壟斷問題。歐洲與美國的通信監管機構擔憂,星鏈可能會對傳統電信公司形成壓倒性優勢,影響市場公平競爭。此外,特斯拉在中國的數據處理問題也引發國家安全隱憂,部分美國官員擔憂馬斯克可能因商業利益而向中國讓步。

結語:馬斯克的未來與挑戰

馬斯克的影響力無可否認,他的企業在科技與經濟領域皆扮演關鍵角色。然而,隨著事業版圖擴張,他也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審查與政治挑戰。FBI 提名人卡什·巴特爾的警告凸顯了馬斯克企業壟斷問題的嚴重性,未來監管機構可能採取更強硬的措施限制其影響力。

馬斯克能否在維持商業成功的同時平衡市場公平競爭,將成為決定其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無論結果如何,他的故事都將成為當代科技與社會變遷的重要案例。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蔡鎤銘
蔡鎤銘
經濟學博士、金融業退休高階主管、淡江大學財金系兼任教授、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委; 行政院第二屆終身學習楷模、2019金融研訓院校園黑客松金獎指導教授; 人生信條:「風鳴草勁、漱石無苔」。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