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ertisement -spot_img
15.6 C
Taiwan
2023 年 12 月 10 日
spot_imgspot_img

【洪存正專欄】在遊戲中研究人類的行為

布里亞 龍、簡· 西姆森(Bria Long, Jan Simson)等...

【歐陽永叔專欄】不要神化了人工智能!

杰倫·拉尼爾(Jaron Lanier)在《紐約客》(New Yorke...

【包特金專欄】伊塔洛·卡爾維諾的世界 3-1

梅爾韋·埃姆雷(Merve Emre)發表在《紐約客》(New York...

重症COVID-19引起大腦基因變化。

OVID-19病人表現的基因揭示了對DNA損傷、炎症、線粒體功能障礙、氧...
-Advertisement-spot_img

【專欄】集體不負責的黨中央

- Advertisement -spot_imgspot_img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民進黨敗選後,做了一個總檢討。這個檢討流於表面化,對核心問題的中間路線根本不敢碰觸,而一干黨員名嘴則在媒體上放話,說不要找戰犯。 看起來民進黨上下已經變成一個「集體不負責」的政黨。

不久前藍營喊話,要蘇貞昌下台。他們故意製造動亂,也不希奇。但民進黨總檢討中,似乎早已暗埋伏筆,「執政的傲慢」似乎意有所指。 事實上,蘇貞昌執政滿意度並不低。而且,他也不是敗選的戰犯。蔡英文主席大膽取消初選提名制度,完全由她決定候選人提名。桃園的敗選牽動新竹敗選和全台的論文抄襲問題導致一步棋,滿盤輸。鄭文燦不是應負更大的責任嗎? 現在新聞報導,似乎民進黨中央有意把蘇貞昌排除,推出鄭文燦、陳建仁接任副院長、院長。圖窮匕現,原來民進黨已經在為「後蔡英文時代」佈局了。是不是給人留下一個「卡賴」的疑慮?只有他們捫心自問。

年關及立法院總質詢將近,為什麼急著排除幹練的蘇貞昌,而代之以新人?製造政局動盪,對誰有利?

請蔡英文、鄭文燦尊重未來的黨主席和總統。替他留下一個可以選擇的權利。將來的主席肩負著改革民進黨的重任,而將來的總統,如果民進黨還能執政的話,將擔負起危如壘卵的國安危機。應付中共和國內的敵人,全黨團結尚且吃力,更不要說派系分裂。請放棄你們的私心,多為台灣的利益著想吧!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陳銘堯
陳銘堯
詩人 作家 WebRead on duty 著有詩集:想像的季節、陳銘堯詩集、夢的三棲、冰火、星星的孩子 以及詩的內在創造論:詩人札記

Latest news

Related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