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灣民俗【專欄】誰說,文學一定要像...

【專欄】誰說,文學一定要像束之高閣的殿堂之學!

Date:

圖文/黃淑麗(資深媒體人、自由撰述)

文學是不是可能以不同的樣貌呈現,讓不同族群、不同世代、不同程度的人一起走入文學?

「台灣文學作家村」于12月16日桃園基地的啓用典禮,就像一部山中傳奇。來自全國各地的來賓步入位於「基國派部落」的會所,泰雅族人婉轉悅耳的詩歌演唱,不免讓人一新耳目。

名資深作家作品走入原住民部落。

樂團的領唱人說,因為我們原住民的先祖沒有為我們留下文字,我們祗能用「詩歌演唱」為下一代留下傳承,希望藉由在座文學作家的參與,為我們的代代相傳,打造出一座賞詩、寫詩、親近詩的「文學花園」。

他們的願望打動了文壇巨擘馮儀、陳若曦、林煥彰等三位資深作家,自願擔任穿針引線的發起人。在地的泰雅部落長老芸韻德浪家族捐出了土地。再由應號召而來的國內文壇知名作家,提供手稿摘文做成「文學陶瓷板」,打造「戶外文學漫步道」,讓文學味瀰漫在深山部落大地,生長在此氣息下的部落子民,不受文學陶養也難!

作家白靈的手稿陶瓷板。

部落辦活動,經費拮据怎麼辦?當地的警察局伸出援手,把「反毒、反詐騙宣導活動」巧妙置入,杯水車薪不無小補。

招待來賓用餐,餐費是從何而來?好客的泰雅族媽媽,人手一鍋,煮出大鍋紅燒肉及炒米粉,再搭配一鍋熱騰騰的肉焿湯。主客雙方大口吃肉,大碗喝茶,沒有人說不宜。

詩人林煥彰茶禪一味的現場講座。

發起人之一的大詩人林煥彰應邀主講「現代詩」,沒有造作的會場佈置。屋主家的客廳擺上茶席誠意奉客,「茶禪詩文一味」,來賓聽得如痴如醉。

鄉野部落茶餐會中的文學饗宴,滿佈的支持鼓勵和教學相長的親善環境。讓不識文學為何物的部落住民,沾染了文學氣息,帶來充沛的心靈滋養。

誰敢說,它不符合文學的功能。

本文作者在「台灣文學作家村」。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分享文章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

特別報導
特別報導
銳傳媒資料中心

專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