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寬敏資政在二二八事件七十六周年的前一天離開了我們,嵩壽97,以他所持的花道哲學,從容和燦爛地從他的人生舞台謝幕。他的家道起落與人生哀榮,是臺灣人百年歷史命運的側影;他的情真意切、直言極諫、不拘於時和奉公無私,留下的是一代社會企業家的典範;而他雪亮的髮鬚、矍鑠的眼神、英挺的白西裝和帥氣的夾菸手勢,更是他專屬的臺灣世紀容顏和時代造型。
辜資政出身於彰化縣鹿港辜家,是辜顯榮(耀星)先生的第八子。辜顯榮在臺灣史上是個爭議人物,原因是乙未戰爭之初,臺灣民主國崩潰,亂兵與盜匪四處劫掠肆虐,臺北城內、艋舺、大稻埕三市街仕紳為地方安靖,坐困愁城而束手無策之際,辜顯榮自告奮勇,願到基隆引領日本皇軍進城鎮撫、保境安民。辜顯榮被託付以任務,攜一支洋傘於凌晨隻身前往,終於登上日本軍艦使樺山資紀總督了解來意,而隨辜顯榮兵不血刃進入臺北整頓市面秩序。辜顯榮因引日軍進臺北有功,被授以日本貴族院議員身分,並賜給多項專賣權,這是辜顯榮家族發跡的由來。
辜顯榮被日本人當作買辦的樣板,而利用辜顯榮組織協力者來反制林獻堂領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但辜顯榮卻在許多幽微之處表現他的臺灣人格調,舉例而言,辜顯榮和林獻堂一樣,終生不講日語,辜寬敏的日本母親岩瀨芳子都是用臺灣話同丈夫以及家族裡的上下大小溝通。辜顯榮與臺北北警察署保持密切往來,日常以人力車代步便於接近群眾,目的是為了隨時可應臺灣人之請前去北署關切和救援。皇民化運動逼迫臺灣人改日本姓,辜顯榮拒絕示範。辜顯榮身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卻勤於到中國走動,表達對漢民族文化的感情,也為中日兩國和平關係極力奔走不遺餘力。辜顯榮富可敵國,卻自奉儉樸,生前一再告誡子孫,他的錢是臺灣人寄放的,以後有機會,後人要想辦法替他還給臺灣人。
辜寬敏一生孜孜矻矻做的,就是大孝尊親,把臺灣人寄放的錢做有利於臺灣的事。他把家裡遺留日本千葉縣的土地賣掉,籌得資金,拿去資助王育德創立的臺灣青年社,其後則入社領導轉型為臺灣青年獨立聯盟,進而以此為槓桿推動成立世界臺灣獨立聯盟,他則出任獨盟日本本部委員長。對於以留學生為主組成的獨盟,辜寬敏的捐助可以讓他們免除後顧之憂。1971年我國在聯合國席次生變,英國希望臺灣能夠接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而以一般會員國身分留在聯合國的方案,英國駐日本大使皮契(John Arthur Pilcher)是辜寬敏舊識,而請他設法協助轉達信息給臺灣。辜寬敏透過駐日大使館致信給時任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實際上,到了年底聯合國大會前夕,蔣中正總統已經願意妥協,只是顧慮顏面不說,但也已時不我予了,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蔣經國主持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臨時會,明快地決定革新保臺,推動國會增額定期選舉,擴大臺灣人參政空間。這是中華民國臺灣化的重要起點。蔣經國秘密邀請辜寬敏回國共商國是,辜寬敏認為臺獨運動和國民黨對於臺灣的前途有共同的責任,所以願意回國與蔣經國見面。辜寬敏向蔣經國勸說本土化和開放反對黨,他點破反攻大陸無望,讓蔣經國很不是滋味。辜寬敏回日本後向獨盟報告此行,引起軒然大波,只能黯然退出,其後日本要與我國斷交,辜寬敏再為此事回國面見蔣經國協助善後,便回國定居了。辜寬敏因為有五兄辜振甫週旋國民黨權貴之間,國民黨政府並未追究他參加臺獨運動的過去,還會借重他的日本人脈,協助處理雙邊關係。
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繼任總統和國民黨主席,辜寬敏於1988年10月創辦《臺灣春秋》雜誌、1992年接手經營《日本文摘》、1993年創辦《黑白新聞周刊》,為臺灣的民主轉型在文化和新聞輿論的領域增闢戰場,同時也活躍於一些政治場合,這是我注意到辜先生的開始。1994年到1995年之間我在臺灣獨立建國聯盟臺灣國會辦公室擔任研究助理,與《黑白新聞周刊》主編王美琇小姐有數面之雅,那時辜先生正創立辜氏漁業股份有限公司,傳出與美琇姊在美國結婚,真是令我有些驚訝。辜先生也因有美琇姊的襄助,婚後不時以意見廣告鞭辟時政,從而以其政治主張與議題倡議活躍於國內政壇和公民社會,成為一道特殊的人文風景。
2000年政黨輪替,辜先生應陳水扁總統之邀出任總統府資政,為國之大老,而以宏言讜論為國獻策。辜先生認為歷經民主化的臺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間的主權爭端,則導致國家的不正常,無法承擔與實現主權國家應有的權能,所以他和前總統李登輝分進合擊,力倡國家正常化,2006年10月,他提出凍結中華民國第一共和憲法、制定第二共和憲法的主張,
而將當時陳水扁總統和民主進步黨2005年起推動的臺灣新憲法運動方向打斷,我當時參與民進黨總統制憲法修正案的起草,所以與聞其事。民進黨游錫堃主席主導的臺灣新憲法文本原是不動《中華民國憲法.總綱》而以議會內閣制和總統制兩個修憲版本並陳提出的,但第二共和憲法主張則在逼問民進黨,總綱特別是領土範圍的問題能如此迴避嗎。辜先生那時已有兩岸是兄弟之邦的想法,他也在逼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二共和憲法的主張瞬間打翻了原有的政治議程。2007年3月陳水扁總統提出「四要一沒有」政治論述:「臺灣要獨立,臺灣要正名,臺灣要新憲,臺灣要發展;臺灣沒有左右路線,只有統獨的問題」,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陳明通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教授陳慈陽、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陳英鈐三人旋即以個人名義提出《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憲法草案》,主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海峽兩岸終局政治安排未協商完成前」,在臺灣適用第二共和憲法,而實施議會內閣制,總統由總統選舉推薦委員會向國會推薦經全體國會議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為當選,國家管轄領域僅及於臺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陳明通的第二共和憲法構想預設了臺灣的政治前途終局需與對岸協商,應當是個人對辜先生主張的修正,我相信辜先生的制憲主張,必然是基於臺灣的國民主權、臺灣人民的公共意志,哪怕是涉及兩岸協商的政治安排,其程序也要得到臺灣人民的同意。
2010年1月,辜先生創辦了新臺灣國策智庫有限公司,對陳水扁八年執政經驗進行檢討,並為2012年重返執政規劃藍圖,我有幸受聘為諮詢委員,參與了多場專題座談和寫作,2011年5月出版的《臺灣憲法草案》有我在臺灣智庫起參與民進黨修憲研議的思考痕跡,10月出版的《公投制度》則由我主筆完成。而今我離開了大學專任教席,拄筆仗劍,行走於公民社會,對於辜先生如孟嘗君養士的慷慨胸襟,回首過去,感到何其幸運和溫暖,眼下茫然四顧,天地悠悠,又感到無比的羨慕。
2013年辜先生捐出一半家財新臺幣30億元,改組成臺灣和平基金會為新臺灣和平基金會,下轄新臺灣國策智庫,這是辜顯榮「把錢還給臺灣人」遺願的實現。2016年辜先生將新臺灣國策智庫捐給陳水扁創辦的凱達格蘭基金會。2018年,辜先生再創辦臺灣制憲基金會,我受邀在基金會成立後於2019年8月31日在臺大社會科學院頤賢館梁國樹國際會議廳主辦的第一場學術研討會《催生21世紀臺灣新憲法》研討會上發表論文〈臺灣憲政體制的瓶頸〉,辜先生和夫人連袂出席,我在臺上時心思飄飛,想著辜先生在這座校園政治學系讀書時曾任法學院學生自治會的常務理事,因他的發起,有臺大學生自治會聯合會的成立,他則被推舉為首屆主席,在學生時代他就領袖群倫了。樓下的社科院圖書館以紀念他五哥辜振甫為名,辜振甫2001年獲頒臺大國發所首位榮譽法學博士時,還因為他是辜顯榮的兒子而讓我親眼目睹在所務會議上的一番議論。2020年8月,辜寬敏先生出版了宮崎健三寫於日治時期的《辜顯榮翁傳》中譯本。位於徐州路的前臺大法學院原為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舊址,自社科院遷院後校友間一直有原址設立院史館的提議,辜振甫和辜寬敏必定是列名其中的傑出校友,他們都是對臺灣有卓越貢獻的人,他們都是辜顯榮的好孩子。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Facebook Comments 文章留言